第102章 卖了封地(1 / 2)

第102章  卖了封地

        “好侄儿,能便宜点么?你三叔没那么多银子……”朱高燧羞眉耷眼的看着朱瞻埈,向他说着好话:“要不我用以后封地的产出跟你换怎么样?你之前不也说奴儿干那地方物产丰富么?伱要信得过你三叔,这奴儿干你看上什么,只要它值五十万两银子,你只管拿。”

        现在朱高燧也只能先把自己封地卖了,卖一个好价钱,从朱瞻埈这里换到足够的玉药,然后把他的三个王卫都训练出来,之后他在封地才能过的安稳。

        毕竟这几天他也把之前朱瞻埈所说的话都想清楚了,明白自己去就藩肯定是没得转圜的余地,那么对于他来说所能做的无非也就是在就藩之前尽可能的为自己增添在藩国安身立命的资本。

        钱?这当然是重要的,无论是用来经营藩国,还是用来拉拢地方巩固自身势力,这都需要用钱。

        奴儿干都司苦寒,地方偏远,即便朱瞻埈说朱棣有意迁都北平也是一样,毕竟都城想要迁过去没几年时间的营建是不可能的。

        所以朱高燧必须要想法子在离京就藩之前,想办法再多搂一点钱,避免到了封地连王府都没钱盖。

        更别说以后还要每两年往来一次京师,这也是开销的大头。

        但和钱相比,朱高燧知道,自己能真正在藩国过的安稳的本钱还是自己的三个王卫。

        按照洪武朝朱元璋定下的规矩,藩王是能够享有三个卫所的编制作为自己的王卫的,毕竟那个时候的藩王是真的要带兵打仗和人拼刀子的。

        比如朱棣起家的燕王卫和靖难的时候从宁王那里拐来的朵颜三卫,这都是王卫。

        毕竟不是每一个藩王都养得起自己的王卫的,比如眼前的朱高燧就觉得以奴儿干都司的穷僻,是养不起三个王卫的。

        毕竟明初的时候藩王的王卫都还是很能打的,尤其是封在长城沿线的八大塞王,那都是真正要去和犯边的蒙古人拼命的。

        只不过随着朱棣靖难成功,他担心自己的兄弟们再向他学习,于是就废了藩王的王卫,将他们的兵权都收了回来。

        “三叔尽管放心,我将来也是要就藩的,到时候说不得还要仰仗三叔。”朱瞻埈客套了几句,便将朱高燧送出了大帐,并保证之后会安排商人和他见面,讨论关于朱高燧封地的事情。

        于是虽然藩王名义上还保留有王卫,但实际上这些王卫都已经被划归地方统辖,藩王只是名义上拥有这些王卫,并不能实际调动。

        然而这次朱棣被朱瞻埈说动,打算重新恢复藩王的兵权,这无疑对于各个藩王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至于说玉药以及王卫的训练,这些朱瞻埈和朱高燧都默契的没去提。

        “他若是犯了军规,就一切依照军中规矩处置,不要有什么刁难,但也不要有什么优待,一切秉公处置就是了。”朱瞻埈吩咐了一声,并没有做什么额外的交代。

        听到侍卫这么说,朱瞻埈不以为意,只是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

        当然,他们要是知道了从朱棣手上拿到兵权需要付出什么,可能就不会认为这是一个好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