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日月所照(1 / 2)

第225章  日月所照

        收服都家班只能算是大军南归路上的一段插曲,并未影响大军的行程。

        一场北征,大军自二月出征,四月出长城,五月与鞑靼和瓦剌激战于漠北,如今大军班师回朝便已经是六月的天气了。

        即便草原气候不同于中原,到了六月的时候也是草长莺飞的季节,一路上绿草青青,让本就凯旋而归的大军脚步都轻快了几分,颇有一种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

        不过在大军经过一处看上去曾经遭到过严重破坏的城砦残迹的时候,朱棣的心情还是受到了一些影响,变得有些惆怅了起来。

        他指着眼前的遗迹对身旁的两个孙子问道:“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孙儿不知,还请爷爷指教!”朱瞻基老老实实的回答了自己不知道,因为他确实不知道。

        倒是朱瞻埈看了一眼这座城砦的残迹,估算了一下它的位置,想了想说道:“这应该是洪武年间在草原设立的卫所吧?当年洪武高皇帝发动十三次北征,将蒙元彻底打散,之后又设立了诸位塞王镇守边疆,更在长城之外建立了大量的卫所,以起到控制草原、防范蒙古人卷土重来的目的。

        想来这就是当年设立的卫所之一吧?没想到当年大明的疆域居然已经扩展到这个地方了。”

        说到北征,人人都只记得朱棣的永乐五征漠北,却忘了在洪武朝朱元璋的时代,大明可没少打蒙古。

        要知道那个时候的蒙古可不是永乐的蒙古,蒙元虽然丢了大都,被大明逐出了中原,但当时蒙元主力未散,手上还是有大量骑兵的。

        别的不说,当年捕鱼儿海之战,蓝玉击溃北元王庭,光是俘虏就抓了七万多人,这远不是现在的鞑靼或者瓦剌能够比拟的。

        所以在洪武朝,为了彻底击溃蒙元,朱元璋前前后后一共发动了十三次规模大小不一的北征,最终将蒙元打散,从统一的蒙古部落,变成了如今这样四散的部族。

        这或许也是朱棣为什么一直坚持要北征的原因之一,因为得位不正,朱棣一直想要超越自己的爹,因此无论文治武功他各个方面都要努力做到最好,做到他爹朱元璋没做到的事情。

        而洪武年间在不断的发动北征攻击蒙元之余,老朱将自己的十三个儿子封在了长城沿线,用以控制北方边疆、以及抵御蒙元可能的袭扰。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效仿元朝“朔方铁骑纷如蚁”,“西北广莫无一城,控弦百万长横行”欲利用漠南养出肥美的牛羊及战马,推动北部卫所游牧化。

        漠南民众除粮产区不许放牧,漠南荒闲平地及山场,“听其牧放樵采”。诸王敢有称说是“自己草场山场者,其论非轻”,并叮咛要长远的牧养,军户要有自己的牧群,和鞑靼一般挤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