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郑王党(1 / 2)

第315章  郑王党

        一夜喧嚣过后,福港也好、王府也罢,都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只是在平静之下,却也有着些许暗流在涌动。

        福港有仙人显灵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盖不下去的事情,不仅民间在流传着种种传言,就连各级官员也在对此事议论纷纷。

        而且对于官员们来说,除了议论之外,还需要向朝廷呈报公文。

        这对于地方官员而言可是不得了的政绩,也就是朱棣不像乾隆那样喜欢搞这些,不然各地的官员每年都能报百八十种祥瑞到朝廷。

        但即便如此,朱棣刚继位那会也还是为了自己继位的正统性也搞过一些这种事情,比如说迎活佛进京,让徐皇后写佛经之类的。

        只不过朱棣多少还是好面子的,以及明朝不太时兴后来乾隆朝那种长个木耳都要报祥瑞的搞法,大部分都还比较像那么回事。

        而且这种仙人显灵的事情对于如今的大明来说,可是实打实的真祥瑞!自然更加要上报朝廷,向天下百姓证明大明得到了上天的庇佑。

        这种出了祥瑞的事情,对于朝廷来说可是极大的政绩。

        毕竟在华夏传统文化的认知中只有皇帝贤明圣德、大臣清廉正直,天下政通人和、百业兴旺,才能够感动上天,让上天赐下祥瑞。

        至于仙人显灵这种,就等级更高了,按照历史记载只有上古时期的人皇贤君才有仙人降世显灵。

        所以报个祥瑞上去让朝廷知道,这不仅仅是给他们这些地方官增添政绩,表现他们干得出色,更是给朝廷、给皇帝脸上贴金。

        而且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仙人显灵出现的位置是在郑藩,这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郑王贤德才感动仙人降世。

        虽说朱瞻埈从来没有争过储位,但随着朱瞻埈地位的水涨船高,自然有人想要支持他登上大位。

        尽管朱瞻基占了先机,有当年那一句“好圣孙可以旺三代”,朱瞻基的太孙之位原本应该是稳如泰山、无可动摇的。

        但奈何朱瞻埈这些年立下的功劳实在是太过耀眼。

        自古以来,无论是对于君王还是对于文臣武将来说,最大的功绩就是开疆拓土。

        固然儒家文化兴起之后,这个开疆拓土变得不再那么耀眼,如今也还是大明初年,朝廷武德充沛,一直在对外作战,但能够攻伐一国仍旧是十分不得了的功绩。

        尤其是之前二次北征的时候,朱瞻埈战场上斩将夺旗、平定蒙古,都足以让他变成如今大明最耀眼的存在。

        如果朱瞻埈和朱高煦一样,只是赳赳武夫的话,那倒也没有那么多的事情,尤其是在朱瞻埈表示自己只想做王爷,对皇位没有兴趣的时候。

        但偏偏朱瞻埈文治上有颇有建树,如今令大明财政近乎起死回生的汇票和大明钱库这一整套体系可都是朱瞻埈提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