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1 / 2)

第372章

        在京都又待了大约小半个月,等到了辽东三王紧急派来的文官接管了京都城的大小事务之后,朱瞻埈这才带着孟青鳞和青玉卫离开了京都城,一路向东前往富士山。

        只是走在半路上,他便接到了来自大明本土的信件,不得不停下了脚步。

        “二叔在云南造反了?”看着信件上的内容,朱瞻埈多少是觉得有些荒谬和离谱的。

        朱高煦会造反,这他不意外。

        对于他这个二叔来说,皇帝的位子这根胡萝卜吊在他面前已经太多年了,跟他说这辈子不能做皇帝,比杀了他还难受。

        这一点在当初朱高煦还在京城的时候就表现的淋漓尽致。

        不然那一次朱高煦也不可能直接选择带兵进京,想要上演一出玄武门之变。

        所以他这个二叔去了云南之后会造反,朱瞻埈是一点都不意外。

        但他选择造反的这个时机实在是有些离谱了。

        先不提沐家在云南经营多年手上兵精粮足,在云南当地更是一呼百应,沐家的号令甚至比皇帝的圣旨还好使。

        光只是英国公张辅带来平叛的大军就够把朱高煦的封地犁八遍,顺带的还能把交趾的叛军一块收拾了。

        要知道英国公张辅已经是大明在淇国公丘福战死之后,唯一能够统帅大军作战的大将,论带兵打仗也就朱棣本人比他更厉害,朱高煦和他比也就占个勇了。

        更不用说另一路朱瞻基率领的平叛军队,虽然人数不如张辅这一路,但他们可都是新军,装备了新式火枪和火炮、和青玉卫享受同款待遇的。

        朱高煦想要造反成功,除非他是军神转世,手上还要有十万精锐才有可能。

        不然的话,光这三路能聚集起来的几十万大军,就够踏平他的藩国,顺带的还将安南和周边一众小国全收拾了。

        然而这么浅显的道理,朱瞻埈并不认为自家二叔看不出来。

        他虽然只是一员勇将,但也是跟着朱棣打过靖难,在军中一点一点历练出来的。

        尽管带兵打仗不如张辅、沐晟之流,却也没有弱到谁都能来碰瓷,甚至可以说朱高煦在大明如今的将领排行上是排得上号的。

        他已经为继位登基这件事准备了十多年,谋算深沉,朱瞻埈怎么都不相信自家二叔会选在这个时候起兵造反。

        但送信来的信使面对朱瞻埈的质疑,只是对他回答道:“回禀郑王殿下,汉王造反一事在云南已经人尽皆知,当时太孙殿下前往汉王藩调查其凌虐地方一事,可汉王却想要趁机劫持太孙殿下。

        若非侍卫拼死力战,带着太孙殿下逃离汉王藩,恐怕太孙殿下就有生命危险了。”

        “什么?我大哥去我二叔的封地查案,差点被我二叔劫持?”朱瞻埈听到这里,除了感觉荒谬之外,唯一的感觉就是自家大哥这玩的是哪一出?

        以他的才智既然能看出朱高煦不可能在这种时候造反,自然也能看出朱高煦或许会为难朱瞻基,但却绝对不会伤其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