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启运(1 / 2)

第12章  启运

        虽然年龄不是最大,但何工对YF100最有发言权。

        所以轮到他时,众人都安静了下来。

        何工还在看着手里的技术手册,听到喊自己才放下册子,站起来给大家举了个躬。

        “首先我代表项目小组道歉,不管K120怎么来的,不如人家是事实。我们用了15年,还是没有做到世界先进的水平。”

        “不能这样说啊,YF100指标完全达到预期,只能说K120太妖了。”

        “就是,我们都是从头开始,哪里像别人经验多到数不清。”

        “……”

        此言一出众人连忙劝阻,但何工只是摇摇头。

        “YF100已经落后是事实,K120先进也是事实,我的意见是:既然设计时就参考了RD120,现在再抄一下K120也无妨。

        不过……YF100不变,没有必要再改进它。”

        “差不多行了,这400公斤一半是电池,只有65公斤是辐射探测器,剩下的位置都给摄像机和一个种子舱室了,50天弄完实验绰绰有余。

        在他眼里这哪是难为他,简直是来送福利啊。

        唐伟天听出了言外之意,突然想到了什么:

        “你是说YF480?”

        准确的说,他们还没有立项。

        报道都是夸奖,尤其是听说发动机先进,更是狠狠地吹捧一番。

        美名其曰听取优秀单位的意见,交流技术盲点。

        “民营航天也太逆天了吧,一个多月就造出火箭,比航天局都快。”

        原本最先来祝贺的万叔和镇领导还没看一个小时,就不得不挨个陪同越来越高的上级。

        于是林炬就收到了六院持续驻厂考察的请求,然后立刻批准。

        当天省市的领导听到拖拉机厂真给火箭造出来了,一个个都惊地差点跳起来了。

        这次上天,怎么不也得刷个20篇SCI?咱们学校升格就靠它啦!”

        “这个120吨级发动机和YF100好像,几乎一模一样,而且合影还有六院的人,不会是航天局下辖的公司吧?”

        唐伟天主持完会议,将结果发回六院,第二天晚上才接到回信。

        目前航天局已经在规划的是长征五号,YF100也是为此准备,这个时候再改已经太迟了,必要性也不大。

        他之前其实对这个口出狂言的拖拉机厂印象不佳,只是完成任务过来走个过场而已。

        <div  class="contentadv">        谁知道这才多久,真的就造出火箭来了?

        货真价实的火箭往这儿一摆,想不服都不行。

        “我是拖拉机厂门卫王二狗,小道消息8月26日新远一号就会在如下地址发射,想要现场观看的速来,导流槽雅座还有三个。

        郭申也对此心知肚明,带着本厂和这段时间额外招募的技术人员时不时就开技术研讨会,还偏偏拉上考察团一起。

        “光看外表有什么用,能飞起来不炸才是王道,阿美私人航天都没成功几个好不好。”

        在如此迅速的增益下,火箭比预期早了9天装配完成。

        坐在公路上的卫星运输车里,童培强和周瑞看着被固定好的卫星,一路上不停拌嘴。

        最后本厂职工加上参与的南机院支援人员,考察团一起拉着横幅合影:

        “不是吧,我还以为说说而已,拖拉机厂这是来真的?”

        点开某视站内热度最高的火箭总装视频,下面已经有了几千个评论。

        ……

        林炬突然玩心大起,也发了个帖子。

        之前采访过林炬的记者也在场,看着这枚像模像样的火箭目瞪口呆。

        在场的还有特邀的省台摄影师,特意对横躺的火箭进行了全方位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