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交易(1 / 2)

第16章  交易

        在郭申以各种角度阐述了载人航天的难度和技术突破点后,林炬才对这件事的难度有了清醒的认知。

        除非直接购买世界各国的载人飞船,否则自己设计一年绝对只能做个铁罐子,安全系数最多10%。航天局绝不允许你带人上天。

        一年时间最多最多搞出能发射载人舱的火箭,而且至少有两次成功的无人试射后才能载人。

        可林炬在心里询问系统,制造火箭可以外包部分材料,但系统有一套评定标准,一旦超过某个范围就会被判定非完全自主制造,不合格。

        显然直接买载人飞船并不在此列。

        可要指望自己也不现实,于是林炬准备让四人离开再问系统能不买进行援助,结果突然接到电话,六院的洽谈队伍来了。

        他只得暂停思考新任务,转而准备与六院的合作谈判。

        当他迎接队伍时才发现唐教授不在,这次领头是六院的赵总师,同样是一位顶级专家。

        在会议室内,郭申替林炬喊出了报价:

        “3台发动机每台800万元,一共2400万,技术资料与生产许可2.4亿,生产出的发动机不能外售,安装的火箭不能进行国际商业订单承接,总报价2.64亿元。”

        “郭总,这个价格实在太高了,按你们800万的报价都能买30台发动机,都够七八次火箭任务使用的,这已经远远超过我们的心理预期。

        就连这1亿多都是六院掏遍小金库搜出来的,再多是真拿不出来了。

        学生更是不用提,工资一亮,一个个都是争先恐后地留下。

        伱们研发YF100的投入至少十五亿元,K120更先进,但只要2.4个亿就给生产许可,要不是我们老板希望支持航天局,价格绝对在5亿元以上。”

        林炬倒是没想到这么容易,不过还是很高兴又增加了十几个脑力。

        郭申摇头,伸手一抓。

        这个瘦瘦的中年人管理水平比财务能力好得多,陈荣副厂长有名无实,只是因为技术好赋予的虚职,以前拖拉机厂运转很多时候都靠蔡远发维持,这也是小厂的现实。

        郭申话音刚落,六院那边就响起了一片乱糟糟的声音。

        “五个?太少了吧,我不是说薪资开高点吗?”

        “800万一台也太贵了吧,你们火箭造价好像都不到两千万。”

        郭申伸出五指。

        “南机院的人联系的怎么样?有多少愿意过来?”

        “2.6亿?这么都多都能买三十台发动机了,我们还自己生产什么。”

        要想拿那么多钱出来也行,那就是把这个谈判规格从六院升级到航天局。

        “哦,就是希望六院能给我们一个机会,让有兴趣加入我们的科研人员多一个选择。”

        林炬这才看向六院众人,轻声说到:

        “郭总师在阿美工作时间比较长,所以确实对价格比较敏感。他对我说2.4亿真不能再降了,K120的研发历经七年,当时就花了3000万美元,2.4亿是绝对的贱卖。

        这次轮到郭申带着己方摇头了,他直接搬出了自己在阿美宇航局的经历说道:

        “800万一台的价格我们根本不赚钱,这个级别的发动机造价就在100万美元左右,全靠技术授权挣钱。

        “同志们,怎么我们投入研发了十几年的项目,还和一个民营企业有差距呢?”

        当晚林炬就将三张技能升级卡用了出去,系统研究所立即多出了两名高级技师。

        郭申说的似乎很有道理,对YF100研发费用估计的也大差不差,但赵总师可不吃这套:

        “100万美元是算上研发成本的,况且我们并不是缺少120吨级煤油机。

        “安静!”

        技能升级卡是升级人物的当前主要职业和能力,有多种时取最强的一类。

        差距太大,一时根本无法谈拢。

        果然,林炬话锋一转:

        “不过呢作为刚成立的民营企业,我们的实力还很弱小,尤其是人员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