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买!(1 / 2)

第129章  买!

        蓉城,611所。

        测试跑道上,编号2101的黄色蒙皮歼20试验机开始滑行,在两台俄制AL31F发动机的推动下顺利升空。

        杨维总师看着2101号试验机在中绕圈飞行,思考着歼20的未来。

        4年前,2001号首架原型机首飞。

        按照预估,明年左右歼20会首批定型,量产服役。

        但服役又一个问题:发动机。

        为歼20设计的涡扇15“峨眉”发动机现在看来持续难产,倒不是技术上难度有多大,而是指标在提高。

        现在歼20原型机使用的还是AL31F,虽然有涡扇10可用但还不够成熟。

        涡扇10是个曲折的产物,最开始华国获得了阿美F110发动机和核心机设计,然后觉得只要给他套个壳子和外涵道,就把AL31F的外壳套上去就好了。

        结果涡扇10原型机简直是个灾难,能往外喷零件的那种。

        “放心,如果是有人驾驶的话那我不行,但无人肯定能保证。”

        新远的地面指挥中心发现歼8F在26000米时的状态还不错,SC09感知机体的传感器认为还能继续加速,于是地面干脆放手,让SC09在预定空域飞极限。

        王寻一脸自信:“我去除了大部分结构,关键的管道油路全部进行加强,26000米,2.8马赫坚持15分钟绝对没问题,只是机体内温度比较高。”

        新远的工程师换上两台XW-9后,又将歼8F的机身和连接处贴上手工切割适配的隔热瓦,以提高极限飞行速度。

        <div  class="contentadv">        反正就是为了测试XW-9,这架歼8F废了就废了,都没花钱买,空军送的。

        别说,虽然歼8F的发动机是两台涡喷13,按理说安装不了推力10吨以上的涡扇发动机,但偏偏XW-9体积是真的小刚好能塞得下。

        此时歼8F已经飞到了23000米,而两台发动机才刚刚开加力呢!

        燃料除了进入燃烧室,也直接喷入发动机尾部的喷口,雾化燃料遇到高温燃气立即混合燃烧,推力急剧增加。

        蓉城空军雷达站,值班员看到82101号试验机高度从2.3万米跳到了28000米,速度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加到了2.93马赫!

        高空高速,那自然就是老当益壮的八爷了,军方于是就从蓉城军区调了一架歼8F过去。

        试飞产生的激波声整个蓉城都听得到,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制造动静的是一架30岁的八爷。

        加力推力139KN,也就是13.9吨已经与AL31F平级了,不过与正在改进的涡扇10C、145KN的推力还是有差距,单看这一点倒没有引进XW-9的必要。

        SR71黑鸟侦察机都没有这么快啊!

        而且XW-9涵道比很小,也完全能塞进歼20的机体里。

        如果对歼20适当进行修改,装备两台XW-9发动机,做一些高空高速优化,是不是可以发展出一个截击/侦察型号呢?

        别以为现代空战速度和高度就不重要了,以隐身战机的优势,再搭配这样的高度和速度,将会对同代飞机产生巨大优势。

        在发动机的加持下,不擅长低空机动的歼8F也能做出各种花样机动,蓉城军区的雷达站是看着它近乎40度的角度向上疯狂爬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