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观礼(1 / 2)

第140章  观礼

        3月28日,由航发委组织的航天交流会再次在京城开幕。

        前一天,鹊桥中继卫星入轨。

        这颗卫星新远承接了动力部分,给它安装上了一台性能相当不错的1N“大”推力霍尔推进器,使之能够在消耗极少燃料的情况下减速进入轨道,而且可以自行调整轨道,非常好用。

        抵达的第一天它就传回了月表的超高清影像,航发委从中选了一张最好看的,作为本次大会的宣传与背景图片。

        这一次新远公司没有再派重量级人物来了,讲的PPT和之前差不多,NAPE依旧保密。

        所以风头全在航天局上,尤其是一院的长征十号以及六院的YF130。

        长征十号不管怎么说都是近地轨道100多吨,起飞推力超过5000吨的巨型火箭,哪怕利用了部分成熟技术依然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一院在春节前就完成了总体设计,7月份第一枚火箭出场,8月27日之前进行首飞。

        六院的涡轮泵和燃气发生器联试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但并非致命,所以4月的样机照样生产,一旦试车成功马上量产。

        这个效率,相比过去快了10倍真不夸张。

        花小钱办大事是建立在进度时间长的基础上的,现在是花大钱办大事,资金前所未有的充裕,科研团队也是相当的给力。

        他们询问那是什么,然后就见新远的航空部负责人一脸淡然地说道:

        运20载重66吨,最大起飞重量220吨,已经成为就继安225、C5、安124、安22、C17之后的第六大运输机,基本满足了当前需要,很不错了。

        文昌发射中心和新远发射中心都是垂直转运,活动发射平添能够容纳18米宽度的火箭,只是得斜着在对角线方向上,18米刚好摸到极限。

        “那个呀,我们造了架大飞机来运火箭,太长了,总装必须伸出来一部分才行,没办法130米确实是有点长哈?”

        所以新远二号甲发射的时候得侧过45度,人们必须变换角度才能看到它宽阔的一面。

        长安,阎良。

        五院:!

        也是在同一天,安1250在民航局正式注册,两架飞机编号分别为B-4043,B-4143。

        当地公安配合军队,保证周围空域绝对净空。

        如果是作为普通民用机的话安1250体格和运输类型申请太麻烦,所以直接动用关系注册为军机,起降和管理单独分开轻松许多。

        不过起飞推力还是长征十号第一,虽然这也不是什么特别值得夸耀的事。

        不说别的,就这个330KN发动机,这么强大的发动机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无声无息就冒出来了?涡扇20推力也不过160KN!

        4月3号,五院和新远公司联合制造的“天和”核心舱出厂,在装上伊尔76准备运走的同时,五院专家看到了不远处高大机库伸出来一个从未见过的超大机头。

        B开头是按照国际标准,民航一切飞机都以B作为开头,4代表是军机,在空军挂号。

        已经早就宣传的新远二号甲要准备发射了。

        而一众上级和领导们也才明白,新远公司不声不响居然在航空界也投下一个重磅炸弹。

        三个6米直径的芯级并联,最大长度18米,但并不需要建新的发射塔。

        包括省、市领导、航天局大佬、上级、各航天院所的老熟人,以及参与了安1250零件制造的部分企业。

        这天突然收到命令,说新远宇航动力公司,那个航天企业为运输航天器造了一架运输机,首飞还邀请了很多人,上级决定让每个飞机设计所也去几个人。

        虽然长征十号的近地轨道运力已经达到了120吨,但是新远二号的载荷系数很高,回收都有135吨,非常夸张。

        飞行学校,停,商业飞行,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