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竞争对手的祝福(1 / 2)

第177章  竞争对手的祝福

        不过出乎唐伟天意料的是,林炬并没有表现得很骄傲,而是颇有深意地看着发射塔上的新远三号说道:

        “传统的火箭发动机,无非就是氧化剂和燃料爆炸产生推力,结构大同小异,上限早已注定,太空的未来不能一直依靠他们。”

        唐伟天立刻想到了很多,有空天飞机,有核热发动机等等,从起点上来说,这些产物就远超了传统火箭。

        不过他的年龄已经注定要在传统的路上走到死,包括物理意义上的。

        “是啊,未来属于你们年轻人,不过我还是能够发挥十年余热的。”

        唐伟天没有悲伤,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如果下一代的航天动力还要依靠他,只能说航天发展不正常了。

        阿美,德克萨斯。

        马一龙和200万油管网友一样,盯着电脑上的发射4小时直播。

        现在是6月24日早晨7点多,阿美还是半夜,但是外网直播的观看人数一点也不少。

        这可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火箭,不是CBC,单芯级就提供了高达7500吨推力,土星五号的两倍多!

        赵院士:“芯级多台并联呢,我们以N1火箭发动机举例,第一在控制系统,要让19台发动机在各个方向上都稳定的输出推力,第二在发动机的可靠性,我们都知道数量多了,那么其中某一台出问题的概率就会变大,万一发生意外无法使用,就很可能发射失败。”

        对于本次的新远三号火箭发射,依然是电视台、航天局、新远公司三人在演播室。

        马一龙细数着直播画面中滚动而过的火箭参数,越看越眼热。

        K380V可靠性还极高,作为新远五号系列芯级的主发动机,连续发射了二十多次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他看向自己的助理:

        第一代星舰的基本设计已经成型,和后世一样是星舰飞船加上助推器。

        王总师:“在智能控制和姿态调整方面,新远有足够的信心。”

        他们都相信XW151的成功来自前者,只是想不通新远是怎么收集到如此多数据的。

        主持人:“即使有四台发动机失效也能成功?,那可是1000多吨推力。”

        这样的高性能表现,全方位吊打NACA曾经采购的露西亚RD180/181系列煤油发动机,更是以单燃烧室400吨推力拿下了全球第一煤油发动机的宝座。

        主持人看向新远的工程师:“那么王总师,请问新远三号是怎么应对这两个问题的呢?”

        <div  class="contentadv">        “新远三号的发动机非常可靠,即使发生意外也顶多是停机无法启动,但新远二号的设计可以在四台发动机失效的情况下,依然能将上面级完整送入轨道,顶多消耗了超过预期的燃料可能无法回收而已。”

        仅仅是操控一些发动机的姿态,很难吗?

        老马觉得不难,而且大有可为。

        新远三号有多高?147米!

        在土星五号、SLS、长征九号以及新远三号的一系列重型火箭对比图中,新远三号直接高出一截,看起来大了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