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千钧棒一号(1 / 2)

第324章  千钧棒一号

        让机器人冒充人类去登月?

        听到的人第一反应是不靠谱,第二反应是似乎有那么点合理。

        勇士二号的电池能支持两个小时运行,要是再优化优化两个半小时应该也没问题,加上大部分时候都处于待命状态,总共维持三到四个小时应该问题不大。

        甚至还可以外接,给勇士二号的宇航服完全可以取消掉为人体提供生命支持的部分,替换为外界电源。

        就以勇士二号现在灵活性,没准还能试试“真”手动操作着陆器,以及完成一起人类能完成的任务。

        佘院士不是认为需要进行一次绕月飞行无人登陆才保险吗?放个机器人上去又不会影响什么。

        大佬自己本来也是随口一说,但马上就觉得大有可为,工作量并不大。

        “这个机器人项目”他指了指正在倒厨余垃圾的勇士二号,“航天局希望能够参与进来。”

        叶长思:“这件事我无法做主,是谢副总裁负责,而且勇士系列今年上调了优先级,还可能需要林总同意才行。”

        大佬点点头对此不意外,之前他看到勇士系列时并未觉得有多先进,只能说人工智能演化的速度超乎想象,现在已经到了十分夸张的地步。

        “那,我们要不要对外说明是不是机器人……”

        他说完之后,叶长思才说起林炬的动向。

        外界倒是因为单级入轨的噱头写了几篇文章,但当火箭仅仅将“配重”送入200多公里的低轨时也就移开了视线,毫无疑问这说明火箭的运力损失极大,根本就是得不偿失。

        第一个目标是一颗去年发射的第一批经纬卫星网络的卫星“经纬04”,而且是功能最单一最便宜的小卫星,损失了不影响组网,之后发射的时候补上去就行。

        不计算研发投入,单单计算千钧棒一号的制造价格多少钱呢?

        27亿元,仅仅是制造成本,这还是“验证机”!

        整个卫星的功率峰值高达1100千瓦,为了能够提供如此疯狂的功率,新远采购了航天局最新一代的大面积太阳能电池、装上了一台青山基地所制造过最昂贵的小型核反应堆,以及一套更贵的超级电容。

        <div  class="contentadv">        如果7台激光器同时启动,电容以及两种电池同时供电,最多可以维持60秒;只启动三台或者更少的话,仅凭电池就能维持间隔20秒的的300秒长时间照射。

        要是没有这套系统,激光器开机的时候光线也会跟随卫星一起以7.9公里以上的速度移动,这可不行。

        “千钧棒一号”,是激光实验室经过长久努力制造的第一颗验证型激光卫星,重量22吨,一周前才发射升空。

        千钧棒一号直径4.3米,长度9米,搭载了7台140千瓦二氧化碳气体激光器,呈圆周形布置,使用的时候集中于一点,共同发生毁伤效果。

        航发委对于单级入轨试验也没多想,只是好心的提意见觉得单级入轨对火箭烧蚀太严重影响回收寿命,但也并未再多关注,空间核反应堆测试新远内部报备的是A100的核部分,国内早就知道了。

        后者看了一眼自己的专属保密平板,切换到天空中卫星网络的运行轨迹,其中一颗星星是与众不同的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