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新登陆器(1 / 2)

第455章  新登陆器

        京城。

        航发委刚刚结束了为曙光三号的庆祝,林炬就急匆匆地飞过来要求召开常委会。

        由于大佬还带了几个人去华阴,到场的人数不多,暂时是佘院士主持大局。

        “小林,这么突然地开会又要确定什么?什么事这么急?”

        佘院士这几天为了航天局上下的事情非常忙碌,现在还打着哈欠。

        “我希望尽快把月球轨道登陆器确定下来,原来的合作方案已经不满足未来需求,应当放弃。”

        “噢?”

        佘院士一挑眉,新的可重复使用登陆器五院已经开展了两三个月研究,即将进入具体的工程设计阶段,现在打算推翻?

        “基地认为对于未来的月球大规模建设,这种小型MTV完全不够用,火箭构型也很不利于设备运输和装载,我们从那个东西上简化了一种构型。”

        林炬打开了投影仪,佘院士马上就认出了上面的想象图是什么了:XN-90,但现在PPT上面写的代号是“XH-40”。

        “XH-40(Hydrogen:氢)登陆飞船,空重40吨,采用腹部4台和尾部2台25吨级闭式膨胀循环氢氧发动机,采用气尖工作模式真空比冲470秒;

        最大起飞质量350吨,上行有效载荷220吨,下行最大载荷180吨;

        宽度23米,高度39米,内部货舱最大高度7.5米。”

        佘院士点点头,然后道:

        “那XH40多久能造出来?”

        林炬大惊:“可101所不是在做吗,YF79也应该进度过半了吧?”

        这个时候其他委员也讨论地差不多了,但还有一些疑问。

        其他几个委员自发地就讨论了起来,佘院士震惊了一下也慢慢想到了这种设计的一些好处。

        首先是着陆姿态,传统登陆器发动机部分安装在尾部就会导致载荷部分位置太高,人员爬上爬下还是小问题,但大型设备就比较麻烦了。

        “470秒的气尖发动机和0.63的运载系数确实很好,但这自重有点高啊,干质比超过10了……”

        核部分研究院自己有信心,但气尖方面新远才是世界领先,其他国家都还在头疼气尖发动机工作时的不稳定问题。

        另一个优势是货舱尺寸方方正正效率更高,按照着陆视角来说宇航员也更加适应。

        佘院士还知道XN90这个秘密项目对XH40的外观并不算太意外,但其他人可不知道,突然看到这个与主流航空器完全背道而驰的东西都瞪大了眼睛。

        “……”

        况且这是不是也算另一种形式的技术下放?

        “那这款发动机我们就不要钱了,换个条件吧:

        所以对于将下一代可复用登陆器给XH40的争议就小了许多,基本上没人反对。

        算上YF100K和YF77G,这是航天局从私人航天里“转正”的第三款发动机。

        “可这样就重复建设了,都是25吨级闭式膨胀循环氢氧机,你们的还是气尖工作模式,比冲470秒;

        说实话吧,上级准备把核科学院一部分人拆出来下放到航天局搞个核推进110研究所,而塞式喷管和核动力比较契合,就想从新远获得一些这方面的技术。

        佘院士靠近林炬,小声问道:

        一名一院的专家举起手:

        “既然XH-40采用液氢液氧燃料,那如何解决液氢长期保存中挥发以及沸腾的问题呢?

        我想它应该是要在轨道长期驻留的,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