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密谈(1 / 2)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说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第678章  密谈

        “我看到了……一个大坑,一个完美的圆形凹坑。”

        爆炸后两小时。

        在基地忙于讨论GW180509、阿美第三次发现M信号、联合矿业庆祝第一次试爆时,为月球开发而工作的宇航员们依然在尽着自己的职责。

        乌兔空间站已经飞过了爆区上空,通过望远镜看到了爆炸过后的地表。

        这个大型绕月空间站在核爆时正好处于背面,避开95%以上的冲击,仅仅因为电磁脉冲导致了几十分钟的通讯中断,其余各部分工作状态良好未发现异常。

        不过等他们运行到这里时被爆炸抛射至轨道上的月尘依然存在,正在巨大的初速下向外扩散。

        好在这样一颗核弹造成的影响对月球来说无异于瘙痒,也并不担心会造成太大的不利影响。

        少部分尘埃肯定撞上了空间站,留下了些许黄褐色的流线痕迹。

        12名宇航员都争先恐后地观察爆炸后的地标,这个时候肉眼已经无法分辨了。

        他们现在不仅是观察试爆效果,也在给地面上的李伟和付向杰提供导航。

        ‘十四’不但是强大的人工智能,还熟悉周围几百公里几乎所有的地理环境,45公里时速只是T7的极限,并不是它的极限。

        但这也需要差不多六个小时才能抵达矿场,一来一回基本就是一天时间,两名宇航员都做好了应急准备。

        月球没有大气,所以处于爆炸核心区外,外围地势并不会被冲击波大幅改变,倒是多上了一大堆震过来的月尘。

        不仅仅是进行采样任务,同时也要回收放置在爆心周围的监测器的硬盘。

        “能估计出爆炸坑直径吗,有没有100米?”

        李伟推开舱门,轻手轻脚地探下去,从脚印下陷的深度就确认出表面的浮土层增加了。

        李伟一边和空间站交流着,同时正在T7月球车里赶往矿区。

        T7停在了距离爆心5公里外的小山丘后面,那里是第一个需要回收的收集器。

        核动力的优势在此体现地淋漓尽致,一般月球车可没法一口气旅行两百多公里,还能有如此充沛的电力供应。

        7個试验装置,12个监测器,分别对各自放置的不明设备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各自加密,等待送回地球进行分析。

        由于GPS系统已经瘫痪,只能通过空间站来提供大概指引。

        月球车在爆炸发生后5分钟就出发,在‘十四’灵敏的操纵下以45公里的时速猪突猛进,在所经之处卷起滚滚尘埃。

        当李伟抵达爆区已经是凌晨两点,此时月球背面还处于月夜,只有月球车的头顶投射出超亮的强光,照亮了约200米长度的扇形区域。

        其实因为‘罗宾汉’属于半公开性质试验,7个实验装置的数据基本都会获取,但在不清楚彼此实验目的的情况下能了解到的信息也比较有限。

        一直等自己小心站稳,李伟才在无线电中让付向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