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再待一会(1 / 2)

大夏京都。

朝堂之上,众多官员正在进行激烈的辩论,而辨认的主题是,对于苏生的封赏。

前线的大胜已经传到了诸位大臣的耳中,他们全都震惊无比。

“殿下,臣以为,此次对于蛮族的大胜意义非凡,不仅斩杀了蛮族精锐部队,更是打空了蛮族大部分家底,在接下来的很长1段时间内,蛮族都不敢再闹腾,甚至这个时候还是我们大夏反击的最好时机。”

“趁蛮族还没恢复过来,至少能够夺回4十年轻丢失的5城,报当年之仇!”

“而苏生作为此次大胜的功劳最大者,功劳之大,在大夏的历史上都是没有的。”

“所以,臣以为,苏生如果不封王的话,至少也是个侯爷!”

此人便是算是中立派,而朝堂之上,1部分人认为,苏生功劳足以封王,而有的人则认为,苏生本来就是驸马,享受了皇恩,功劳虽大,但不足以封王,只能够封候!

李恒乾坐在首座之上,看着下面众人争论不止,出声平复道:

“苏生,此次前往战场,是以普通士兵的身份前去的,他所立的功劳都是他自己努力拼搏而来。”

“拟旨,即日起,封苏生为逍遥王!赐免死金牌!”

随着李恒乾的话音落下,关于这件事也是告1段落。

“另外,前线大胜,我们后方不能够拖后腿,现在立刻以朝廷的名义,将这个消息传递出去,让我大夏百姓都知道知道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消息传递出去后,必将有不少的年轻人参军,6部要做好准备,前线的物资粮草军饷也要准备好,不要让前线奋战的士兵寒了心。”

李恒乾1步1步吩咐着,对于国家大事早就记于心中。

经过这1段时间的监国,那些大臣们都彻底接受了李恒乾,甚至认为他的手段,已经算是1位成熟的皇帝,以至于大家都差点忽略当朝皇帝李熠还没驾崩,这位只是在监国,还是太子。

“殿下,此等大事,是否要告知陛下?”

此时1位大臣站出来说道,此人之前是3皇子手底下的人,自从3皇子就番之后,他弃暗投明,1心1意的辅佐李恒乾。

他之所以站出来说这事,就是为了提醒大家,李恒乾还没有继位,还是太子,当朝陛下还没退位。

此人倒不是恶意,恰恰相反,他是在暗示大臣们,陛下该退为了,殿下该上位了。

“这件事父皇早已知晓,我的意思就是他的意思!”李恒乾自然明白这位大臣的用意只是简单的回应,随后又和大臣们谈论起其他大事。

下朝之后,李恒乾没有回到寝宫,而是独自1人来到皇宫深处的1处小院内。

推门而入,李恒乾站在院子内,并没有进屋。

“……”

“父皇,前线大胜,这才是国运大涨的原因!”

李恒乾恭敬的站在院子内,对着屋内说道。

“好!好!好!天佑我大夏啊!”

屋内传来1道愉悦却苍老的身音。

“你放心,我这老身体还撑得住,这次秘境开启,不惜代价也要找到那都是的断腿,补全国运之鼎的最后1块,否在大夏国运就被限制了!”

李熠对着李恒乾吩咐道。

“只是这段时间辛苦你了,我现在还需要皇帝这身份,否则顶不起这巨大的国运。”

“父皇,放心,我1定会整治好国家的!”

对于自己的儿女,李熠冲瞒着内疚,当初李云瑶结婚,他也只是以秘法现身了1会,为了大夏,他身为帝王,不得不这么做。

当初这本来是由赵文卓来代替那丢失的国运之鼎的,后来监正有所计划,再加上李熠的身体确实快不行了,就与皇帝的身份,把赵文卓给换了出来。

“父皇,儿臣告退!”

李恒乾没有就留,他知道自己父皇的难处,若是国运之鼎的那条腿没有丢失,或许李恒乾早就已经是皇帝了。

对于这点,李恒乾并不在意,他本无心皇位,若不是大夏皇室当中,只有他能够担此大任,而最为皇室子弟他也不得不站出来,或许在和平年代,他只是1个逍遥王爷。

这也是他给你家小师弟苏生封号逍遥王的1部分原因,目的就是希望他能够1直做自己,等到危机过后,逍遥自在。

……

“杀!”

大夏士兵前仆后继的朝着被蛮族固守的城池冲杀而去。

这些天以来,随着大夏那些大型的攻城器械到来,大夏士兵早就饥渴难耐,发起了1阵阵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