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这玩意儿叫马路?(1 / 2)

三匹快马一路疾驰,奔向百里外的天寿山。

  一路之上,三人心思各异,也不言语,默默想着心事。

  对于陆文昭来说,成功将沈炼拉拢进信王麾下,是值得异常高兴的事情。

  随着朱由校越发昏庸无道,天下越发混乱。

  信王殿下取而代之的事情,已迫在眉睫。

  一旦登基,他和沈炼都有从龙之功。

  届时什么狗屁锦衣卫东厂,我堂堂七尺男儿陆文昭,怎能狗苟蝇营?

  何不效仿名将岳飞,带兵出征抗金!

  一想到自己领着数十万大军饮马辽东,封狼居胥的模样,陆文昭眼中泛出期待的光。

  而对于沈炼来说,却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

  他这个人没什么雄心壮志,只期盼干好自己的差事,无愧于心。

  最好娶个老婆,生个儿子传宗接代,再有个女儿慢慢抚养长大。

  等老了时候,膝下子孙成群,颐享天伦之乐。

  如果再过分一点的话,也期盼大明帝国长治久安,莫要再打仗、再死人了。

  最不济,让我平平安安度过这卑微一生即可。

  但他明白,这点想法也是奢望。

  随着建奴来势汹汹,国内也不安生,各地民变又起。

  恐怕未来十几年内,大明帝国将一次又一次受到重创。

  没看到昨夜天降异象,已说明皇帝失德。

  可究竟老天爷要降下什么灾厄,令沈炼忧心万分。

  三人之中。

  唯独心态放松的,估计要属信王朱由检了。

  他化名锦衣卫百户朱信,第一次骑马离开京都,一切都透着新鲜。

  口中呼着香甜空气,眼中看着大明万里河山,朱由检泛起淡淡的笑容。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都是朕的大好山河,是我朱家列祖列宗拼了命才换来的土地。

  可惜,如今被大哥霍霍成了什么模样。

  一旦等朕登基,必将西御民变,东阻建奴,内革朝廷,外行王道。

  一番施为之下,必将大明帝国彻底改头换面!

  大哥啊大哥,我已迫不及待要取而代之了呢。

  朱由检看着四周,脸上全是激动和兴奋。

  或许唯一让他忧心的,只有住在天寿山的封礼辛了。

  此人从天启二年提出扩张棺床的暗示之后,曾令朱由校激动的彻夜难眠。

  可惜一连数年,自己竟再没见过对方。

  他神神秘秘,长久居住在天寿山深处,带领十万军民日夜修缮历代皇陵,几乎从不踏足京都。

  这也让朱由检没机会将其收入麾下。

  这一次去天寿山,其实有两件事情。

  第一,提前一步探查天象异常的原因,为自身谋划早做准备。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事,  就是拿下封礼辛。

  无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还是诱之以利,朱由检相信对方应该不会拒绝。

  只是该如何说教?

  朱由检下意识摸摸怀里那张十万两银票,一阵忐忑。

  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对方似乎不是能为大明王朝效死之辈。

  不然也不会怂恿自己造反,更从不关心朝政。

  诱之以利,也不知人家能否看上自己这微薄家产。

  就算看上,真要了这十万两白银如何是好?

  就在这样忐忑的心情下,朱由检随着两人一路快马抵达天寿山。

  可刚刚踏足山外,朱由检看着眼前一幕愣住了神。

  但见一座高大的木质牌楼伫立在此,上写【皇陵镇】三字。

  牌坊气势恢宏,比之京城内前门五牌楼也毫不逊色。

  五牌楼,又称为前门楼子。

  它是京都中轴线上最靓丽的风景线,也是京城地标之一。

  有句话曾说,我跟你聊前门楼子,你跟我谈胯骨轴子?

  这句话一般用来形容风马牛不相及。

  此刻信王朱由检也是同样感受。

  卧了个槽!

  封礼辛,你他妈疯了吧!

  怎么在天寿山外修了这个大一个牌坊。

  冷不丁的,还以为进了皇陵深处神道之外。

  可现在刚踏足天寿山啊。

  你如此耗费人力物力,修建这玩意儿要干什么?

  朱由检脸色渐渐阴沉下来。

  毕竟封礼辛挥霍的是皇陵用度,而皇陵用度不还是我朱由检兜里的钱?

  但见牌楼下更是人潮汹涌,  无数民众或徒步,或骑马,或赶着牛车,拉着货物不断穿梭其中。

  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安乐的笑容,不急不忙的走在路上。

  这里完全不像庄严肃穆的皇家陵园,反而像一个……

  热闹的集市。

  “胡闹!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