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挖出石碑,惊现大字(1 / 2)

刺啦!

  就在里面发现‘金刚墙’的时候。

  叶城也终于在陈布的带领下,第一次来到明十三陵德陵门外。

  门外站着荷枪实弹的士兵,满脸警惕。

  不光这里,整个十三陵已进入军管状态。

  三步一哨,五步一岗,里面情况还不知道,但外面的氛围愣是弄的很肃杀。

  叶城和陈布下车后,就要往德陵里走,因为听说里面已找到了金刚墙的位置,正在发掘。

  嗯?

  叶城没走几步却站住了脚。

  “李掌柜,你怎么坐在这里?”

  荣盛斋的李岑居然没在里面指导发掘,而是在德陵门口悠哉悠哉的坐着看书。

  李岑抬头,见叶城终于到了,咧嘴笑了笑。

  “里面……没让我进。叶先生,我这不等您来呢。”

  李岑为了这次挖掘地宫,特意脱下长袍马褂,换了一身利索的运动衣。

  甚至手边还放着一个鼓囊囊的背包,显然准备的很充分。

  只不过叶城深深皱起眉头。

  没让你进?

  里面搞什么东西。

  李岑是谁。

  最后一任观山太保封世文的嫡传弟子。

  人家往上数几百年,就是封家亲手打造的明十三陵。

  你不让他进去参与?

  这不胡扯蛋呢!

  不过叶城也很快想明白缘由。

  毕竟再是观山太保,又或者是发丘天官,那都是老黄历了。

  现在,考古队才是皇家御用。

  我们有考古证,合法挖掘古墓考古,你们有啥啊。

  纯纯鄙视链最底层的存在。

  叶城无奈笑笑,拉着李岑就要进入德陵。

  “走!李掌柜,是不是闹了点误会,我给他们解释清楚,这次进墓没有你怎么可以……”

  岂料李岑却动也不动,继续站在原地,露出为难的笑。

  “叶先生,强扭的瓜不甜,赶上架的鸭子不听话。”

  “里面已经开始挖了,甚至挖出了点东西。”

  “您听我一句劝,咱们都等等再说,好吗?”

  李岑说的认真,甚至又端着书坐回原位。

  咦……

  叶城眨了眨眼,有些懂了。

  正如李掌柜说的一样。

  强扭的瓜不甜,赶上架的鸭子不听话。

  里面那帮人不给点教训,不让他们认识到能力的不足,怎么可能接纳我们。

  贸然进去,不过是热脸去贴冷屁股罢了。

  呵呵,这位李掌柜别看老实,毕竟活了五十多岁,为人处事老辣的很。

  叶城索性也靠着李掌柜坐下,笑道:“行,那咱们就等等再说。”

  李岑笑笑不再说话,又抱起手中的书,看的极为认真。

  叶城扫了一眼,见竟然是一本未删减版金瓶梅,想笑又憋了回去。

  果然老话说的好。

  越老实的人越特娘烧。

  “额……”

  这可轮到陈布懵逼了。

  你们搁这干什么呢,咋都不进去了。

  你们不进去,我进去顶个屁用。

  陈布顺着祾恩门往里看了一眼,见里面人山人海,一个个激动万分的样子,似乎真发现什么宝贝。

  他忍着心中好奇,咬咬牙跺跺脚,也坐了下来。

  艹!

  那就等着吧。

  就这样。

  叶城、李岑、陈布三人,愣是坐在德陵外面的石头墩子上,静静等待。

  ……

  而德陵深处,人们已要沸腾了。

  这才刚开挖两三个小时的功夫,就把金刚墙挖出来了?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找到金刚墙之后,就能将其全部拆除,露出地宫入口,大马金刀进入皇陵!

  “小范,你发现了什么?”

  正在奋力掘土的副队长毛伟,慌忙扔下铁锹跑了过去。

  京都大学考古系的学生范晓明,一脸紧张。

  “毛队,我……我也不知道啊!正挖的时候,突然锹头嘭的一声,应该是铲到东西……”

  “让我看看!”

  毛伟走了过来。

  不光他,在深坑边缘一直驻足观看的钱学昌、王和平等人也都探头望来。

  难道真挖到金刚墙?

  但见毛伟接过学生手里的铁锹,轻轻怼了一下,果然又发出嘭嘭的声音。

  毛伟面色越发激动,缓缓蹲了下来,再不敢用铁锹,而是改成手铲。

  他叫上范晓明在内的三个大学生,人手一把小铲,轻轻刮开上面浮土。

  “嘶……”

  没刮几下,一阵吸冷气的声音传出。

  “这是……石碑?”

  但见裸露出土面的,是一块平整的岩石,似乎是青石料一类的东西。

  为啥说是石碑,而不是金刚墙顶部。

  因为这块岩石不大,也就半米多宽,就这么插在土里,露出个头。

  左右两边还是杂土,并未发现地宫穹顶一类的东西。

  当看到是一个石碑而并非金刚墙后,基槽边上王和平、徐山河等人不由失望不已。

  这是找错了?

  “哈哈哈,王院,徐将军,咱们果然没有找错!”

  一直站在基槽边指导工作的钱学昌,竟然笑了起来。

  嗯?

  两人一愣,没找错?

  这不就找到了个石碑吗?

  钱学昌已开口解释:“两位,当年发掘定陵的时候,就曾找到一个石碑。”

  “石碑上写,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

  “咱们的考古人员,正是依据这句话,最终成功找到地宫入口。”

  “那块石碑,现在还在定陵博物馆里待着呢。”

  钱学昌站起了身,冲着坑里的毛伟喊道。

  “小毛,快!组织人手将石碑挖出来,看看上面到底写了什么!”

  “好嘞,钱所。”

  毛伟自然也认为,这块石碑和当年的定陵一样,是金刚墙外的指路石。

  因为这是老传统了。

  基本所有皇陵,在皇帝还活着的时候,甚至刚刚登基就开始修建。

  往往修建好了之后,皇上还健在,甚至龙马精神,再活个几十年不成问题。

  可长年露个地宫算怎么回事?

  盼着我死啊?

  工匠们只能放置一座指路碑,然后回填地宫。

  等什么时候皇帝驾崩,才会挖出当年指路碑,找到地宫入口,将皇帝的棺椁放进去埋葬。

  如今挖到指路碑,基本上就挖出了金刚墙!

  毛伟激动的站起来,一阵招手。

  “来!都过来,一起挖,赶紧先把这块石碑挖出来再说!看看上面写了什么。”

  说着,招呼呆在坑里的十几个大学生赶紧过来。

  一帮正年轻气盛的孩子们,还没毕业就能参与到皇陵的挖掘工作中,能不兴奋?

  尽管挖了一两个小时,也不嫌累,都凑过去围绕着石碑挥动洋镐。

  石碑应该也就一米多高,挖个十几二十分钟,绝对能让它显出原形。

  毛伟见没他的事了,退后两步靠在基槽坑上,下意识摸出根烟就要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