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妇女主任(2 / 2)

远去的风筝 步枪子弹 2471 字 5个月前

唐荣没有理会苏晓峰的抱怨,接着问韩勇:“那莫祖德呢?”

“他早就惦记着要去到株州那边去当老太爷了,只是这边的地产卖不出去,所以不得不呆在这里。刚才他请我去镇上坐,说起此事,我干脆就直接把他在镇上的所有财产全部买下了。我说总统侍卫室打算在这附近建一个战时的备用行营,所以他也没问什么,就把房契、地契都给我了。”

沈红英问:“韩队长,你把莫祖德的房子和土地买下来,真的打算在这里当土豪吗?”

韩勇说:“我说过了,不是我去当,而是派你去当。你替我把这些房子、土地都管起来,当我的管家,行不行?”

“我不干。”沈红英说。

“为什么呀?”

“我可不愿意当财主家的管家。”

“这样啊?”韩勇装作苦恼地说,“如果是这样,那就算了。本来我的想法呢,是把房子分给各位军属住,土地一部分免租金分配给军属们耕种,另一部分租给其他农民,收来的租子用于救济周围其他村子里的红军家属。既然你不愿意……”

“我愿意!”沈红英眼睛里亮着喜悦的光芒,劈手把韩勇手上的房契和地契都抢过去了,“我愿意当这个土豪。”

大家都哄堂大笑起来,独立团的官兵们已经是见惯了韩勇耍人的样子了,看到沈红英被韩勇耍了一次,都觉得十分开心。

几天以后,莫祖德的家人过来通知韩勇,莫老爷已经举家搬走了,把房子都腾了出来。韩勇让苏晓峰带着他那个连的士兵,陪着军属们回到竹园镇。军属们有些在竹园镇本身就有住房,突击营的士兵帮助他们进行了修缮,又给他们买了米面等生活必需品。有些人的家已经被还乡团拆掉了,就由沈红英协调,分配他们住在镇上莫祖德所属的房子里。

莫祖德自己的大宅子没有被分掉,韩勇吩咐把那里改造成竹园镇的行政中心,沈红英熟门熟路地说:“我明白,就是苏维埃政府嘛。我们原来的苏区政府的牌子还在我家坟地里埋着呢,我去把它挖出来挂上。”

韩勇满头是汗:“这个这个,那块牌子还是继续埋着吧,等全国解放了,咱们给它送到博物馆去。现在呢,还是先挂一块和谐一点的牌子,比如,叫作竹园镇社区服务中心,你看好不好?”

“啥叫社区?”沈红英不懂。

韩勇解释道:“就是社会主义和苏区的简称,千万别说出去,一般人我不告诉他的。”

沈红英大喜:“好,我们就叫社区服务中心。”

莫祖德家里的土地被拿出一部分分配给了军烈属们,大家都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前几天,他们还戴着脚镣,在还乡团的监督下在这些田里耕作,现在,他们已经成为这些土地的主人了。大家的劳动热情都焕发出来了,每天都在田里操劳。他们知道,只要这一季能够丰收,他们就能够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了。

镇上的其他百姓对于军烈属们重新获得自由,并分配到了土地,觉得十分惊奇。不过,这个地区原来是苏区,军烈属在镇上是有足够的地位的,所以大家并不会说三道四,相反,他们对于这支能够把军烈属们解救出来的军队充满了兴趣。

韩勇买下竹园镇的确是机缘巧合。莫祖德对于在浠春经营土地已经失去兴趣了,这个地方土地比较贫瘠,一年的产出没有多少,而过去若干次红军的发展,也让他吓破了胆,生怕什么时候再闹一次。看到韩勇出手大方地买下了所有的红军家属,莫祖德灵机一动,决定把自己在竹园镇的产业都卖给韩勇。韩勇现在对于钱的概念已经淡漠了,美国四兄弟在美国的演唱会和唱片销售收入高达几百万美元,韩勇一年的分成就有一百多万美元,属于典型的不差钱一族了,花上区区8000块大洋算不了什么事情。

韩勇买竹园镇的目的与当年的朱泾村一样,都是为了建立一个根据地。朱泾村上已经有了工业,有独立团的家属和兵工厂,韩勇实在舍不得让它直接暴露在日军的视线里。他需要建立另一个根据地,只用来屯兵,而不搞工业,这样,未来鬼子进村扫荡之类,也打破不了几个坛坛罐罐的。他这次到山区来拉练,就是这个目的,现在误打误撞地买下了竹园镇的房地产,正好实现了他的预想。

沈红英是个泼辣干练的人,在与韩勇交流了几次之后,她重新恢复了当年当妇女主任时候的风采,在竹园镇和周围的村庄里往来穿梭,联络过去的积极分子,发动群众拥军优属。韩勇让人给沈红英找了一套小号的制服,让她穿上,又给她配了手枪和警卫,沈红英摇身一变,成了独立团的地方工作专员,走路都带着风声了。

竹园镇一带原有的一些小地主,见到沈红英又生龙活虎地出现了,吓得连忙逃到城里去了。韩勇安排人和这些小地主联系,半买半抢地把他们的土地和房产都收了下来,消除了后患。不过,竹园镇因此很长时间都流传着一个传说,说国军的一位团长不知怎么,居然看上沈红英这个半老娘们,不但花钱把她从莫老爷手里赎出来,还把整个竹园镇都买下来送给她了。竹园镇如花似玉的大姑娘有的是,这位才20出头的团长,怎么会看上一个比他大出六七岁的丑娘们呢?

当然,这个传说也有不实的地方,沈红英虽然年纪是老了一点——都快满27岁了——但长得还是挺不错的。在韩勇眼里,她真的……挺像他在大学里的辅导员的,就是那个因为他翘课而找他谈过好几次话的辅导员,鼻子上长着几个雀斑,天天骑着个自行车上下班的。顺便说一句,韩勇没有恋母情结。

作为曾经的苏区,浠县有大量的红军家属,在还乡团回来后,这些家属都或多或少地受过迫害。为了避免他们仗着独立团的势力产生出报仇雪恨的冲动,韩勇让沈红英找了一些思想比较成熟的军属组成一个秘密的委员会,并亲自给他们讲了若干次时事政治课。从韩勇嘴里,军属们第一次听说了长征的事情,知道红25军已经到了陕北,与中央红军胜利汇合了。这个消息对于大家来说都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消息,因为他们中有许多人的儿子或者丈夫就在红25军里。原来他们一直以为红25军已经战败了,现在既然知道红25军到了陕北,那么他们的儿子或者丈夫依然活着的可能性就大大地提高了。

“同志们,现在革命形势处于低潮,反动派的力量还很大,我们虽然有了一些力量,但还不足以推翻反动派的统治,所以,我们必须先隐蔽起来,逐渐地发展。未来十年内,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准备抗击日本侵略者,保家卫国。”韩勇对着一群老人妇女慷慨陈辞,听得大家连连点头,纷纷低语交谈说这位韩队长真的很有学问。

“韩队长,你说吧,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都听你的。”一名军属表态道。

“对,我们都听你的。”

韩勇说:“我要求大家做到三点。第一,不要暴露我们的情况,我们独立团现在的身份是反动派的护村队,这是一个伪装的身份,我希望大家能够保守秘密。做到上不传父母,下不传子女,尤其是不能让反动派知道。”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