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信仰(2 / 2)

远去的风筝 步枪子弹 2489 字 5个月前

韩勇来到老黄这里。老黄让韩勇进书房。“老黄,你有没有办法把四万支步枪还有大量的机枪,迫击炮运到陕北去。有的话我就给你货,还有我们这里也紧张,这样给你五十万大洋。过俩天我就要出发去上海了。”

“谢谢,真的太感谢你,本来我们打算去香港哪里去买一部分枪,没有想到你雪里送炭,就是药品看看能不能给一点。”老韩说道。

“都给你们准备好了。还有二十名医生。这个是张治中将军开的通行证。到了陕西你就自己想办法,还有五十部防空机枪。我的身份你们也不要去查了,因为这里我也离不开,你也看到我们这里那么多的孤儿。战争打响后,孤儿更加多,到时候叫我归队,我怎么办。”

老黄也没有开口,想想也是。这里的孤儿离不开他,这里的老百姓更加离不开他,这里的军队也离不开他。老黄这里大部分的红军经过韩勇的训练,特别是特勤队,大部分分批的离开朱泾村,前往延安。想想这几年韩勇对红军的帮助,老黄心里有愧。几年了。韩勇的身份就是定不下来。

韩勇又在家里陪阿爷坐了半天,阿爷一脸的担心,韩勇也不知道怎么安慰阿爷。俩个人就这样坐着。

接下来的这些天里,韩勇一边抓着部队的训练工作,一边把警卫连的战士集中起来学习日语,无论是很快的上海之行,还是后面的抗日战争,和日本人打交道是免不掉了的,因此让战士们学习些日语是有必要的。

几天后的特勤队宿舍中就经常传出了一些“空尼西哇”[你好]、“哦哈腰依玛斯”  [早上好]、“米西米西”、“三油啦啦”之类的日语声。

二十天后,部队渐渐熟悉了,官兵的宿舍也全部建成,投入了使用。而部队中的事情也基本捋顺。韩勇便打算动身去上海了。

按韩勇的计算,自己一行人去上海,从广州坐船去,坐船回应该在一个月内可以返回,就算有意外,也不会超过二个月的时间。应该可以来得及接收美国运来的金属材料。

第二天一早,韩勇领着一百五十名特勤队的战士,分剩四辆卡车从营地出发,前往广州港,他们将从那里出发,再一次踏上上海的土地。

二天后韩勇带着警卫连的战士来到了广州港。因为有那么多战士同行,便寻了一处存车之地,花了几块大洋,把四辆卡车全部存了起来。

一百五十名战士,只有一个班十二人是身穿军装,并配有手持步枪和毛瑟手枪的。其余的战士都是身着便装,暗藏一把1911手枪。考虑到这次同去上海的人多,韩勇决定干脆包上一条小火轮,直放上海港。

韩勇让身着便装的战士在码头等候,自己穿着少将军服,带着警卫班的战士去了广州港务局。在港务局中,王海涛见倒了港务局的局长。局长见到穿着少将军服的韩勇后,听韩勇讲明了来意,并且验看了张治中将军出具的公函。连忙出面帮着韩勇联系上了一艘小火轮。

韩勇带着全体战士在小火轮上走了五天才到达了上海的入海口。当火轮进入了黄浦江后,岸上的景色为之一变。没有了田地、村庄,有的只是工厂和冒着浓烟的烟筒。火轮靠近上海码头时,城市特有的高楼大厦出现在了视野。而那些无处不在的霓虹灯广告,和广告上衣着性感的女人,让韩勇手下这帮子土老冒战士们看得目不暇接。

小火轮靠上了码头,韩勇谢过了船长并付清了费用后,带着所有人下了船。上海的码头各种各样的人非常多,也相当拥挤。可是有韩勇这个身穿少将军服的人带队,身边还有十几个全副武装的卫兵,再加上看上去就象军人的一百多名汉子,因此王海涛他们走的很顺利,一般人见到他们都纷纷让开。

当韩勇带着人来到码头的出口处时,竟然看倒一个穿着军服的少尉,带着二十来个士兵在搜查进出之人。当韩勇走到他面前时,少尉一见眼前之人的少将军服,连忙立正敬礼,喊道:“长官好!”韩勇回了个军礼,就准备离开,

那个少尉却说道:“长官,能请您出示一下证件吗?”韩勇一愣,一边从身上掏出证件和公函一边问道:“出什么事了吗?搜查的这么严?”

那个少尉看过证件和公函后,一边把东西还给王海涛,一边说道:“麻烦你了长官。我这也是奉命行事,上面要我们在此搜捕一名红党分子,因此才会这样的。”

韩勇点了点头说道:“原来如此,后面这些人都是我的兵,需要检查吗?”

那少尉说道:“既然是长官的兵,就不用检查了。”

韩勇又点头道:“那就谢了!”说完带着手下战士走出了码头。走出码头后,韩勇首先要考虑的是落脚的问题。自己这一百多人,无论住进那家旅馆都不太合适,一是太过显眼,二是费用太高,因此寻找到一个合适的落脚点就成了摆在韩勇面前当务之急的问题。

韩勇站在码头的出口,正不知该如何是好时,无意中看见路边正有人在拉客住宿。韩勇眼晴一亮,冲那个拉客的人喊道:“唉,你过来。”那个人似乎没听到般没有理韩勇。

韩勇冲身边的战士做了个手势,二名战士走过去,一个架一支胳膊就把那人给架到了韩勇面前。那人一见二个士兵架住了自己,吓得大叫起来,引起了行人的注目。

当被架到韩勇面前时,韩勇喝了声:“别叫了!”那人一见是个大官,不敢再叫,而是用上海话说道:“长官饶命,小人没有得罪过长官啊。”

韩勇气道:“饶什么命,我叫你过来是要问你点事。”

那人一听,长出了一口气说道:“妈呀,吓死我了。长官您要问什么事尽管问,只要我包打听管平知道的事,我管平绝不敢瞒您。”

王海涛说道:“你叫管平是吗?我问你,在虹口附近能不能找到能住下一百多人的房子?”

管平听了一愣,说道:“虹口那可是日本人的租界,您干吗要在虹口那找地,别的地多了去了。”

韩勇脸一冷说道:“你别管为什么,就说能不能找到吧。”

管平苦着脸说道:“不瞒长官,虹口那地界不是我的地界,我也不太熟,不过我有一同行搭子是那一片的,要不我去帮您问问?”

韩勇点头同意后,让一个战士陪着这个管平去了。时间不大,这个战士又陪着二个人回来了,一个是管平,另一个是个瘦弱的年青人。

这个来到韩勇面前问道:“是长官您要在虹口那找个地住下吗?”

王海涛答道:“是啊,你有地方吗?”

那人兴奋的说道:“地方有几处,不知长官您要大些的,还是要小些的,是要好些的,还是要差些的?要住多久?”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