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特训成果(2 / 2)

远去的风筝 步枪子弹 2304 字 3个月前

等这些人走后,于明问马如龙:“你们的人手准备得怎么样了?”

“已经确定人选了,不过我们还在选择集中的地方!”马如龙说了一下情况。

于明摸了摸下巴,说道:“让这些人在军用码头附近藏起来,另外让你的人去收购蔬菜、水果,肉类囤放在码头附近,数量要够一百多人吃三天,一定要新鲜的,还有,把这瓶子里的东西拿去稀释五倍,然后用注射器注射进这些东西里面!今天晚上六点之前要全部准备好!”说着拿着一个拳头大小的褐色密封玻璃瓶递给马如龙。

马如龙接过玻璃瓶疑惑道:“我怎么被你搞糊涂了?这玩意是干什么的?”

“好东西,只要沾上一丁点,三个小时之内没有任何反应,三小时之后会无声无息死亡!人畜一样!”

马如龙差点就吓得扔到手里的玻璃瓶,于明的举动让两人越发不解了,不是去抢黄金吗?这又是肉类、蔬菜、瓜果,又是毒药,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嘛!

码头?倒是老黄反应比较快,“你不会是想把军用码头的人全部毒死吧?那里可是不少外国人啊,还有外队”。

于明摆摆手:“别瞎猜,我倒是想把租界内的所有洋鬼子都毒死,可没那个必要,再说他们跟我无怨无仇,我用不着多竖敌人,这事等到了今天晚上你们就知道了!”

康华金属冶炼厂是一家小型工厂,占地面积三十多亩,说是金属冶炼厂,其实就回收一些废铁重新回炉炼成钢材,仅靠回收废铁炼钢能有多大的产量?在淞沪会战刚刚打响的时候日本人还想着把这座工厂保留下来,以便占领后再重新投产,但是守军却在这里给予了日本人巨大的伤亡,日本人无奈之下才下令轰炸机轰炸这里。

这里老板早就跑了,工人也都不见了踪影,现在这里除了几栋完好的房子,其他的都基本上被炸成了废墟。

于明站在一栋两层高的,几乎要随时倒塌的楼房顶上用望远镜观察着不远处的康华金属冶炼厂,整个厂区虽然基本上被炸成了废墟,但是两米多高的围墙却完好无损,外人不走正门很难进入其中。

西南角上有几栋房子保存得很完好,日本人可能是抓了一些劳力将这里翻修了一下,从高处望下看,现在这几栋房子呈院的形状,中间一大片空地,六个角上建有岗哨楼,想从任何方向进入其中的人都很嫩逃过岗哨楼的眼睛,而且这个元中间有一个很高的了望台,上面有两台功率非常大的探照灯,晚上的时候不停来回照射周围的情况。

围墙大门口有十三人守卫,一挺重机枪、一挺轻机枪,厂区围墙下有三支巡逻队日夜不停的巡逻,想潜入其中就算突破了巡逻队,也还必须躲过岗哨楼的眼睛,可这样还不能进入院内,院门口还有十几人守卫,如果不从正面门口进入还必须想办法攀上屋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飞檐走壁,进去的人少了基本上没有什么作用,潜入的人多了容易被日军部队发现,也许院周围的残垣断壁之中还有日本人的暗哨,可以说想从这里抢走黄金基本上没有什么可能!

于明查看了十几分钟就返回到了车上。这里不用再看了,完全没有可行性,如果只是这里一股日军还好说,但是枪声一响,周围肯定有日军部队赶过来增援。在这里下手基本上被否决了。

这次于明只带了三个兄弟。四人开一辆车,于明和其中一个兄弟坐在后面一边拿着马如龙派人画好的押运路线图,一边让司机开车沿着押运路线慢慢前行。

几个月以前这里基本上都被打成了废墟,但经过几个月的修缮。很多废墟已经被清理出来,路面说不上很干净整洁,但能通车,街道两边房子的窗户上,房顶上几乎都插着日本人的膏药旗。

一路上四层以上的建筑基本上没有。最多只有三层高的小楼,高大建筑都被战争摧毁,有些地方还能看见直径几米的弹坑。

街面上的行人不是很多,但也不少,日本人不多,大部分是华夏老百姓,热闹程度完全不能跟租界相比。

汽车走过了一段路,于明发现前面基本上没有什么行人,街道两边全部是被炸塌的四五层小楼。这些小楼虽然被炸塌,主体部分却都还在,周围是低矮的民房,胡同巷子四通八达,容易脱身。倒是不错的伏击场所。

到了日军码头附近已经接近中午时分,于明和手下三个兄弟在附近一家酒馆里面炒了几个小菜、一叠卤牛肉片、一条鱼,喝了几口小酒,吃了一顿饱饭。要说这种小酒馆虽然不是装修得不怎么样,菜色也不怎么好看。但味道却是很地道的。

吃完饭就跑到一家茶馆喝茶,就这样磨时间,一直到了下午三点钟,于明见时间差不多了,马上结帐走人。

开车到了离码头很近的一家小院子门口,于明让其中一个兄弟前去敲门,自己和剩下的人在车上等着。

毕竟事后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