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可喜之事(2 / 2)

        “精简一切不必要的机构,砍去一切不必要的职位,摄政王给老夫定下的目标是五千百姓养一个官员……你们自己去算算,从上到下要精简多少无用之人!”

        “吏部从现在开始,就着手去干这件事。”

        “不要怕遇见阻力!”

        “更不要讲什么脸面!”

        “若是看重人情世故这种东西,天下就没有能够办成的事!”

        “各部门所淘汰的官员,他们若是觉得自己有本事……让他们统统去参加本次秋闱!”

        “宁国需要很多的官员!”

        “但一定是有能力、有作为、能真正为老百姓去想、去做的官员!”

        “无论年龄,更不看家世背景,所有人都得凭真本事,那些尸位素餐者……那些躺在祖上的功劳簿上不思进取者……一律淘汰,绝不任用!”

        温煮雨借着李辰安在五扇原大捷这件事,召集了庙堂上各部高官,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会议。

        在这场会议上,他将李辰安离开京都之前给他的建议,以李辰安的名义说了出来。

        年承凤原本对这一吏治大变革极为担心,因为朝中要被革除的那些多余的衙门,里面的诸多官员和朝中的大臣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是之前官员举荐制带来的后遗症。

        举荐嘛,人总是会有私心的。

        再说那些衙门也都并不重要,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学识,也不需要多么丰富的理政经验。

        去那些衙门里当个闲差领点皇粮这似乎无伤大雅。

        但偏偏就是这些多余的衙门里,有着为数众多的吃闲粮者。

        他们的供养,也来自百姓的税赋!

        李辰安说要推行工商业,首先要解决宁国这繁冗的机构问题。

        那就是要得罪一大批的大臣,这些大臣里有许多还都是春甫先生曾经留下来的人。

        温煮雨一直等到今天。

        他掌握了一个最好的时机。

        “我知道这或许会对某些人有切肤之痛。”

        “你们中的许多人,都是曾经春甫先生的门生故旧,也是摄政王将你们请回朝中来共谋一个繁华盛世。”

        “摄政王很年轻!”

        “他有魄力!有足够的能力带领宁国走向富强。”

        “他希望大家能与他一条心,为了宁国的百姓,该舍的当舍,该断的当断……莫要等他回来之后……那样大家的脸面都不太好看!”

        就在温煮雨的这番威逼利诱之下,这件原本会很棘手的事,竟然就这么被大臣们默默接受。

        下了朝,回到了静闲居。

        年承凤才忧心忡忡的向温煮雨问了一句:

        “若是他真接回来了皇长子……这一切的努力,会不会白费?”

        温煮雨沉吟三息,长长一叹:

        “哎……有时候,我真希望没有那什么皇长子!”

        年承凤默默地看着温煮雨,又问了一句:“吴国那位太子,就这么不理会?”

        “再拖拖,等兵部将烟花多送一些到无涯关。”

        就在这时,一门房匆匆走了进来:“老爷,外面有客人求见……说是老爷的旧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