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论民(2 / 2)

        “民若是日子过得稍微好了一点,便增加赋税,通过种种办法来盘剥他们的劳动收获,使他们无法富裕。偶尔施以小恩小惠,让他们觉得这便是朝廷对他们的关怀,觉得只能依靠朝廷才有安全感。”

        “其五,辱民!”

        “为了管理天下百姓,最好的方法就是让百姓相互监督。”

        “于是,为了蝇头小利,百姓们在他们的刻意诱导之下,相互检举相互揭发,彼此难以信任,便不能抱团谋反。”

        顿了顿,李辰安微微一笑:

        “大致如此,一切所为,都是为了摁住百姓的脖子,都是为了巩固政权,都是为了统治者们的共同利益。”

        “至于我……我虽不为帝,但我亦不希望宁国的百姓如上。”

        梅放夕早已惊呆了!

        作为宁国之大儒,他这一辈子都在谋求一条治国救民之路!

        但在京都时候苦苦挣扎多年终不得,于是郁郁而别京都,来到了这里当了文翁书院的一名教习。

        他一直在思索民对于国之重要,却从未曾如李辰安这番话这般发人深省!

        李辰安这五点,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为什么历朝历代的百姓如此辛苦,却从来过不上真正的好日子的根源所在!

        勤劳并不能致富!

        这便是统治者之需要!

        不仅仅是一国之皇帝。

        而是以皇帝为首的整个利益团体!

        皇帝是一颗树的树干,朝廷的所有官员都是这颗树上的一片树叶。

        还有那些世家门阀,他们都依附在这颗树上。

        而百姓,便是这棵树所需要的巨大养分的提供者。

        土地上只能允许这一棵树的存在。

        绝对不会允许再有一棵树发出了芽儿来。

        而钟离悠这时候却吓了一大跳。

        钟离府在宁国算是高门大阀。

        李辰安还是宁国的摄政王!

        他本应该依旧采用这样的法子去让宁国的百姓埋头苦干来维持宁国之稳定。

        他居然这样说了……

        这若是被打破,若是那些百姓们真的觉醒,宁国还会宁么?

        梅放夕这时候才更加明白了花满庭之意。

        他不得不佩服花满庭的眼光。

        他此刻端起了茶盏,又问了一句:

        “你希望宁国的百姓是怎样的?”

        “我希望宁国的百姓能成为真正的人!”

        “一撇一捺的挺直了腰杆的顶天立地的人!”

        梅放夕看着李辰安,没有喝茶,过了片刻才又说了一句:“若如此,思想各异,国恐难安!”

        “不!”

        李辰安摇了摇头:

        “若真如此,宁国之思想会开出美丽的花!”

        “宁国之脊梁,将永不会弯曲!”

        “宁国之未来……方可期!”

        李辰安看着梅放夕难以置信的表情,又笑道:

        “我曾经说过绝对的权利产生绝对的腐败!”

        “一个不受百姓监督的朝廷,一个没有丝毫威胁和压力的朝廷,它一定不会去为百姓谋福利!”

        “在受到其余国家威胁的时候,它会无止境的后退。”

        “但同时,它会用最大的力量来镇压本国的百姓。”

        “因为他们……绝不会放弃握在手上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