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那年夏 七(1 / 2)

王家驿得名于这处王家庄。

        王家庄是一处颇大的村子,村子坐落在一处小山脚下。

        下原州是吴国的一处冲积平原,算得上是吴国的一处重要的粮仓。

        所以这地方村子里的人颇多,田地没有撂荒,田里的庄稼也侍候的极好。

        这种好,是相对于宁国而言。

        当李辰安看着这一望无际细雨中绿油油的稻田的时候,便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宁国。

        两年前从宁国至江南,一路所见许多的村子几无人烟,许多的田地长满了荒草。

        不仅仅是玉京城之外的位置绝佳的良田。

        从广陵城至周庄,途径的那些村子,也因匪患而不见炊烟。

        大雪之下,全是衰草!

        江南会好一些,至少周庄的田地没有太多的撂荒。

        蜀州的某些地方也会好一些,那地方因为钟离府的经营,没有受到山匪的波及,但也仅限于从利州到崇庆府一线。

        其余地方,也近乎于蛮荒。

        那时候他的心境与现在截然不一样。

        那时候他只想着能够治好钟离若水,能够与钟离若水萧包子双宿双飞去过他的逍遥小日子。

        至于宁国如何,宁国的百姓如何……他真没有去想那么多。

        但现在他必须去想!

        他也深知宁国的问题。

        不仅仅是一个穷字,还有在这样的时代最为关键的人!

        他急需解决人口的问题,从工商业入手,对经济繁华地区的百姓会起到较好的作用。

        但对宁国偏远地区,比如蜀州、比如岭东道,也比如幅员辽阔的北漠燕云十六州等等,这些地方要么因为地理条件的限制,要么因为邻国的威胁,没有商人愿意去那些地方开设作坊。

        商人们倒是会将铺子开到那些地方去,但不会是他们商业的重心。

        没有作坊,就解决不了那些地方老百姓赚银子的问题。

        那些老百姓只能靠几亩薄田,只能靠老天爷心情高不高兴,一年到头能不能赏一口饭吃。

        要解决这些地方的问题,前期需要朝廷去投入作坊拉动经济。

        这个计划在他的脑子里已有了雏形,只是实施起来还需要一些时日。

        那么,田,依旧是要种的。

        种什么,怎么种,才能解决那些百姓的温饱问题,这就是摆在了李辰安面前的第一个问题。

        王老汉没有料到那位公子会叫住他。

        他战战兢兢的转过了身来,便见那公子就这么撑着雨伞向他走来。

        秋八楼远看着李辰安的背影,想了想,转身向阿木走去。

        他需要认识一下阿木。

        需要阿木带着他去李辰安的身边。

        因为他很好奇这位宁国未来的皇帝,会和这样的一个老农聊点什么。

        这很重要。

        这能让他更了解李辰安的性格,以及李辰安未来可能的施政方针。

        ……

        ……

        王老汉扛着锄头,心里颇为惶恐的看着那公子走来。

        那四个天仙般的姑娘就跟在那公子的身后……自己似乎看走了眼,这位公子虽然穿着朴素,他似乎才是这一行人的正主儿。

        这辈子打过交道的最富贵的人莫过于本县的县丞,还都是每年收税的时候能见到两次。

        这位公子面生,莫非是州府大人家的少爷?

        “公子……有何事?”

        李辰安咧嘴一笑:“大爷贵姓?”

        “啊,老汉姓王,贱命一个新字。”

        “哦,王大爷,在下姓李。”

        李辰安伸手指了指这一片稻田,“你老人家种了多少田地?”

        许是看着这位李公子颇为和善,并没有传言中的那种公子哥儿的飞扬跋扈之态,王新心里踏实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