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山坡羊 十(1 / 2)

世间处处皆学问。

        秋八楼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学问来源过于单一。

        于是便愈发觉得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极有道理。

        这位表弟,仅仅是读了个启蒙。

        能识字,就连做生意必备的算学他也不行。

        诗词文章他是绝对写不出半句的。

        他喜欢的就是青楼和酒!

        可他的这番话含义深远,令秋八楼感悟极深!

        他发现行万里路,似乎不如阅人无数!

        只是这阅人之法多种多样,自己似乎无法如这表弟一般去青楼阅人。

        那位摄政王是诗仙,有远见卓识,他肯定是读过万卷书也走过万里路的人。

        ……

        为人很是谦和,看起来也确实博学,至少他偶尔说起北漠道之外的事,听在这些街坊们的耳朵里皆觉得很是稀奇。

        骑兵通常的速度在日行两百里地。

        就这样除了吃饭,连睡觉都免了!

        韦老夫子坐在临街的二楼自己的房间里,正煮着一壶茶,正看着一本书。

        是一头黑驴子。

        毕竟整个宁国,生意最好做的地方在江南道!

        可那地方铺子很贵,生活开销也极大,这便导致许多的小商贩根本无法在江南道立足。

        虚怀县。

        与繁华无关。

        接着,韦夫子便看见那将军又走了回来,而后传来了叩门声。

        这样的家业有啥好继承的?

        而是传闻摄政王重视科考,选拔官员不再走举荐之路,所有学子皆可参与科考。

        韦夫子侧身站在一旁,就这么安静的看着。

        队伍进入了这永豪书院。

        他本以为这就是一支借道而过的寻常骑兵,可他忽然眼前一亮——

        街巷上的那些铺子都关了门,因为在这样的大雨中,青石镇是没可能再有人来的。

        他似乎也阅了不少人!

        秋八楼扭头也看向了窗外,心里开始为李辰安担忧起来。

        青石镇。

        仿佛春风不渡。

        但李辰安为了以最快的速度赶至幽州,他给了郑旺一道王令——

        倒不是人受不了,而是马受不了。

        镇上的街坊没有人知道老先生的名字,只知道他姓韦,人们皆称他为韦夫子。

        一匹黑马。

        正是做晚饭的时候,女人在厨房围着灶台转,男人则看着房间里囤积的货物在发愁。

        也因为镇上无马,就连虚怀县,也没有几匹马!

        他们只能在这样的地方,过着平凡、简单,也没有梦想的生活。

        摄政王,可能安然归来?

        他来到这青石镇已有十余年了。

        探头向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心里顿时一惊——

        就这么冲出了安南道,再从江南道的东北边穿过,跨过了黄河,进入了北漠道。

        三天后。

        黄昏,大雨!

        青石镇只有一条街巷!

        长不过五十丈,宽不过两丈!

        而后,

        但终究还是有些小商贩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了自己的儿子身上。

        <div  class="contentadv">        倒不是求儿子能够继承家业——

        听说很是公平。

        街坊们都在自己的家中。

        尤其是在这样的大雨中,整条街巷上莫要说人,就连狗都没有一条。

        雨太大,看不清那个大官儿的模样。

        这学堂就在青石镇的最东头。

        队伍狂奔三天三夜。

        许是因为淋了这场雨的原因,他没有在这些骑兵身上看出风尘仆仆的模样。

        整个北漠道人稀地广,外地的商人不会来,本地那些生意做得大一些赚了些银子的商人却几乎都离去。

        那么是哪里来的骑兵?

        他起身,撑开了窗户。

        当然还有两个小食铺,卖的也都是最便宜的蒸饼草糕之类能填饱肚子的东西。

        所以这条街巷上,有官府的盐铺,有商人开设的铁匠作坊,也有一个小小的布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