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白叠子(2 / 2)

贞观小闲王 悟途 1138 字 5个月前

  看看那里是不是有很多白叠子,如果有就让人都买下来,那里应该都是高昌的俘虏,我们给他们粮食换。

  你告诉当地的百姓,他们可以大面积种植白叠子,有多少我要多少,绝对不会让他们吃亏。

  老王这件事很重要,告诉派出去的人,要先派回来一个人报信。知道么?”

  李慎为什么知道这个时候高昌有棉花呢?很简单,李慎前世出现过新疆棉事件,非常轰动。

  各大网红为了蹭热度,发了很多关于新疆棉的短视频。其中就有讲述新疆棉的由来。

  当年大唐灭掉高昌以后,李世民就把俘虏安置种棉花,而高昌就是在新疆吐鲁番盆地一带。

  李慎估计没有传到中原应该是种植技术问题和没有意识到作用。

  高昌灭亡后将其改为西洲,设置安西都护府。那地方才是真的地广人稀。

  突然李慎又想到了一个东西,吐鲁番葡萄有名啊。于是道:

  “对了,还要关注葡萄,让当地百姓多种植,就说我们高价收购。不行,我得想办法在那边要一块地。开荒。”

  李慎突然觉得如果自己种植可能会更好的带动当地的百姓,因为那里都是以前高昌的旧部。

  李慎吩咐完后,王洪福出去安排事宜。而李慎又陷入了沉思,就算把棉花都买回来,织布啥的到时候可以,而且弹棉花他也没少看。他小时候做棉被都是花钱找人弹棉花。

  这个时候的产量有限,如何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才是关键。

  但是李慎不会改进织布机啊?他只看过,而且还是个大概。

  不行得想个办法,想到这李慎出府直奔研究院。

  如今的研究院已经小有规模,一些李慎想出来的观点都在进行研究,但因为缺乏物理跟化学的知识基础,就是盲人瞎马,慢慢摸索。

  李慎终于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的意思了。当初学物理化学的时候咋就不能好好学呢。

  到了研究院,李慎直接就把所有人集中起来。

  “诸位,现在本王下发一个任务,就是提高织布机速度,谁能做到,我可以赏钱千贯,良田百亩。

  我可以给你们提个方向,在我们现有的织布机的基础上改进,你们先多制造几台现在有织布机,然后开始织布,

  在这个过程中,你们就会发现哪个环节浪费时间,你们就可以研究哪个部位。不怕花钱,越快越好,缺什么找管家要就是。”

  李慎给的奖励确实很让人心动,这些人在这里一年也就五十贯。一千贯够他们不吃不喝二十年。

  而且李慎又给出了方向,这叫实验出真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