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良策(2 / 2)

贞观小闲王 悟途 1289 字 5个月前

  当天李承乾兑现了承诺,给城内几万人发放了粮食,并且让人传令后方运来粮种,

  准备让这几万人耕种,北方这个时候正是播种的季节,不能浪费时间,不然等到明年大唐也不一定能够供应的起整个高句丽的百姓。

  第三天,金恩带着换上高句丽铠甲的队伍出发了,而李承乾留下五万守军守护武厉逻城后,等了半日带着其余兵马也出发了。

  ------很久不见的水文线--------

  “八百里加急~~~太子攻下武厉逻,杀敌三万,俘虏三万~~~~~”

  “八百里加急~~~太子攻下武厉逻,杀敌三万,俘虏三万~~~~~”

  长安城东门两匹快马飞快的穿过春明门直奔皇宫。

  李世民正在两仪殿批阅奏折,太子走后所有的事情就要他自己来办。这时听到外面一阵喧闹声,

  很快李安带进来两个传令兵。

  “陛下,八百里加急太子攻下武厉逻。”其中一位说着从怀中掏出两封奏折。

  “快,呈上来。”李世民着急的对王德说道。

  接过王德递过来的奏折看了一眼,这里一封是李承乾的,一封是李道宗的。

  李世民先打开李承乾的看了起来,字迹工整,比李慎写的字强多了,而且很有条理性,

  把作战的所有经过每一个步骤,下的每一个命令,战场的经过写的清清楚楚。

  斩敌两万三千多人,俘虏两万六千多人,高句丽降将臣服,并且写了想要给他一个县侯的爵位,

  看着李承乾的奏折,李世民哈哈大笑,一个爵位算什么,而且还是一个只有名没有权的县侯。

  这次李承乾很给他长脸啊,而他封的那个大都督也起的到了关键性作用。

  他就知道,李慎这个怕死的家伙怎么可能会不带一些好东西。

  李世民高兴了一会,又打开李道宗的奏折,这份奏折其实跟李承乾的差不多,

  只不过是以观察者的态度讲述了李承乾在作战时的所有言行,其中包括各项命令等。

  只不过这里面一个字都没有提李慎起到的作用。

  “王德,把这份奏折传三省,明日在朝堂上传阅。”李世民把李道宗的那份奏折递给了王德。

  李道宗跟随李世民这么多年,当然了解李世民的想法和用意,揣摩圣意也是为官的基本修养。

  他写的是李承乾临危不乱,下令出奇招半日内攻下武厉逻,减少了将士的伤亡,

  还有出言劝降高句丽守城将军金恩,使金恩跪地效忠。

  李世民很满意,让这些大佬们都看看,太子是文武全才,奏折是李道宗亲笔写的,

  字迹都认识,做不得假,这足以证明太子李承乾的能力,大唐江山后继有人,

  李世民要让别人知道他儿子会跟他一样,为大唐开疆扩土,文能治国,武能兴邦。

  (各位老铁是不是很多人都没有点评分呢。给个七星好评。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