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李大亮卒(2 / 2)

贞观小闲王 悟途 1591 字 5个月前

  “什么事情这么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去让王长史在书房等我。”

  李慎气定神闲的说着,慢慢起身回房更衣。

  待李慎来到书房时,王玄策早已经在此等候了,

  “王爷,武阳县公李大亮病故了。”看到李慎王玄策立刻禀报道。

  李慎一愣,

  “谁?你说谁病故了?”

  “右卫大将军、工部尚书,武阳县公李大亮。”王玄策又重复了一遍。

  “怎么回事,李大亮应该还不到六十吧。”李慎有些纳闷,

  “听说五十九高龄。”王玄策回答  道。

  李慎心中感叹,在这个年代五十九就算是高龄了。

  “这个本王需不需要去看看,或者是送点什么东西?”李慎对于这种礼节他也不是很清楚。

  “这个王爷先不用,臣猜测陛下会去亲自吊唁,毕竟李大亮是开国功臣。

  到时候王爷在一同前往即可。”

  “唉,好吧。”李慎点点头。

  很快第三天宫里就来了圣旨,让李慎一同前往武阳县公府去吊唁。

  李慎到的时候李治,李泰都到了,没一会李世民跟李承乾还有一堆大臣也都到来,

  今天也是李大亮入殓之时,

  李世民看着躺在那里的李大亮,猛然间悲痛欲绝,不禁放声大哭,李承乾这几个儿子赶紧上前劝阻,

  把李世民拉开。

  大家都怕李世民伤心过度,再哭出个好歹来。

  好一会李世民才平复了心情,再次来到李大亮的跟前,双眼含泪。

  可是突然李世民问道:

  “为何李爱卿口中没有珠玉。”

  众人听后房玄龄上前禀报:

  “陛下,武阳县公品德高尚,一生清廉自守,陛下赏赐的奴婢都分给了亲属,财物也都养育了孤儿,和救济亲戚。所以....”

  房玄龄说到这停了下来,他也十分的佩服李大亮的为人,李大亮忠君爱国、体恤百姓,知恩图报,而且文武双全。

  房玄龄曾经就对李世民说过:李大亮有王陵、周勃的气节,可以将大事托付给他。

  听到房玄龄的解释后,李世民的又开始悲伤,眼泪止不住的落了下来,自己失去了一位这么好的官员。

  李慎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对着李世民说道:

  “阿耶,不要伤心了,儿这就让人取珠玉来。”

  (上课:

  李大亮的事情是历史记载的。穷也是真的,为官很清廉,李世民嚎啕大哭也是有记载的,不过真假就不知道。

  历史记载李大亮家里拿不出珠玉给他含在嘴里,只能在棺中放了五斛米、三十端布。太宗悲痛大哭,赐予谥号为懿,并赐他在昭陵陪葬。

  李大亮还在去年也就是贞观十七年,给李世民宿卫,每次到李大亮值勤时,常常不脱衣帽只是坐着打盹。

  太宗慰劳他时说:“有你在,我能睡个安稳觉。”

  还有李大亮知恩图报,想把所有职位财产都给张弼,因为张弼曾经救过他一命,张弼拒绝了,

  后来李大亮把这事跟李世民说了,最后李世民给张弼升了官,中郎将、代州都督。

  还有一个传说,台湾省台南供奉的五府王爷,就是李大亮。

  还有一件历史事件,李承乾也是在今年,贞观十八年死的。

  下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