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马面鲀(1 / 2)

今天的新品种还不少,赵勤这会拉着,还看到了有海鲤。

  接下来几网也怪了,居然又跟马面鲀干上了。

  马面鲀又名剥皮鱼,剥皮鱼有好几种,马面鲀是其中体型较大的一种,也是喜群居的鱼种,在我国沿海分布的很广。

  这玩意之前见陈东收过,不贵,一斤好像也才十几块,但量大啊,这一网都上来三十多尾,一尾小的两斤,大的都有三斤多。

  马面鲀,剥皮鱼,味道还行,比不上小剥皮鱼

  “阿勤,幸好把卷扬机装上了,不然今天这些网咱估计都拉不上来。”

  赵平点了一根烟,见自己老弟拉网拉得不错,便也没有换手的打算,拿着一个筐子反扣当板凳,打算能解多少算多少。

  他说的没错,这么深的水域,拉空网就很沉了,更别说是一网都有几十斤的渔获。

  赵勤正想跟大哥扯两句,结果下一刻看到上来的鱼获顿时惊呼,“塞林母,这条狗鲨咋这么大!”

  赵平被他的话吸引,也看向了拉过来的渔网,只一眼他也瞪大了双眼,看着有两米长的样子,得有十好几斤了。

  狗鲨虽然也沾着一个鲨字,但它属于小型鲨类,正常的体形两三斤的多见,像这种十多斤一尾的,赵平也只见过一回,还是好几年前的事了。

  “发达了,这一尾能值个千来块最少。”赵平快速的将其解下来,因为鱼太大,这块的网也被其挣扎导致坨在了一起,解起来还是挺麻烦的。

  当网尾的浮球拉上来,赵平挠了挠头,“咋没了呢!”

  “大哥,再有咱要忙到夜里了,我这都后悔网买多了。”

  “胡说,每一网都这样的收获,我愿意多下个百十网,大不了到时雇人专门解网。”

  嗯,大哥进步了,居然能说出雇人这样的话,看来家庭收入的增加,让他也有些膨胀,有往资本家发展的趋势。

  “阿勤,你去开船咱回家,阿和开远程不行。”

  赵勤答应一声,与阿和换了位置,打满舵,开始调头往家赶。

  赵平跟阿和也不闲着,一人倒扣一个筐子当板凳,坐在那开始解货。

  好一会,赵平想抽根烟,抬头发现这块区域有些不对,“阿勤,这不是去镇上码头?”

  “回村码头,让嫂子他们找人来帮忙解,这要是自己解不知解到啥时候,等解完鱼该不新鲜了。”

  镇上也有人,但镇上的人他们不熟,还是去村里吧。

  现在已经六点半,估计到码头天还不会黑。

  临近码头,船也开始变多,大家都是赶在这个时候回来,赵勤看到了老罗,他和自己弟弟合伙的一艘船。

  见是熟人,老罗也将船慢慢的靠近,“阿勤,你们不是靠镇码头的吗,今天咋回村了?”

  “今天放了粘网,收获有点多,解不过来,想着靠在村码头解货。”

  “收获多少?”

  “等到码头再说。”

  老罗人不错,帮了自己不少忙,而且又是老邻居,他也不好隐瞒,况且也瞒不住。

  还没靠上码头,赵勤就掏出手机打回了家里,“嫂子,能不能找三个帮忙解一下鱼,对,我们就靠在村码头,鱼不多我们就自己解了,好好。”

  挂了电话,渔船也缓缓的靠了岸。

  几个收购站的人看到是赵勤的船,知道这小子的货不会卖给他们,也没怎么上心,倒是老罗的船一停稳,

  也没管称自己的鱼获,就着急忙慌的跳到赵勤的船上。

  当看到甲板铺的鱼网上密密麻麻缠的鱼,他眼珠子都快凸出来了,“我天啊,粘网这么有搞头呢,乖乖,你们这全部解完不得两三千斤鱼啊。”

  “罗叔,没那么多,一两千斤应该有,主要还是只有25张粘网。”

  “玛的,我还想着我们今天出海收获不错呢,结果和你这一比,我都想跳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