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我乃楚王,我蛮夷也!(2 / 2)

  “他辱我兄长!”李宽的回答趾高气昂,但是在场的大臣们此时已经回过味来了:这竖子哪是突然暴起啊,他娘的……在高岐开出条件之后,自知谈判注定破裂的楚王殿下这才“愤而出手”,将积攒的怒火化作那惊天的一脚。

  不得不说,这位讲求“务实”的大爷真是个妙人啊……

  “辱你兄长?呵呵……”渊盖苏文发现肩膀上的那只大手渐渐卸去了一部分力道,这让他并不觉得感激,反而愈发的觉得耻辱:“先前你的兄长还斥责我的副使不知礼,那么方才楚王殿下您的所做所为,又是什么呢?”

  渊盖苏文的这番话,好似锋利无匹的利剑,刺向了被大哥先前那番话架在道德高地的楚王殿下。

  此时不光是李二、李承乾、李恪、李泰、朝中的大臣们也纷纷将担忧目光投向了李宽。

  此时所有人,在设身处地后,发现无论怎样说辞,都很难就此给渊盖苏文一个满意的回答。

  但是我们的楚王殿下是什么人?

  丈育也!

  但丈育,他也是读书的!

  这一刻,李宽无比感激当初教他读史的的黄夫子。

  当然,黄夫子事后会不会感激他,那就说不准了……

  ——“阁下有所不知,”面对渊盖苏文的这个问题,李宽正了正衣襟,慢条斯理道:“我乃楚王,我蛮夷也!”

  嘿!想不到吧?道德?本王压根就没有道德!

  “咚!”——一直心惊胆战担忧徒儿的虞世南,此时终于是不堪重负,晕倒在了地上。

  而一旁同样被那八个字狠狠震撼的同僚,压根就没反应过来,所以这才有了这声:“咚”。

  老夫的一世英名啊,从今日起,算是啥也不剩了……

  "呵……呵……呵……"李二陛下此时呆坐在龙椅之上,脸上的表情震惊之中夹杂着震惊,他不断呵着气,妄想借此平复自己波涛汹涌且充满悔恨的内心。

  此时不光他,当初李宽请求封王之时,在场的大臣们,比如房玄龄,比如杜如晦,比如长孙无忌……

  他们此刻心中想法和李二陛下简直不谋而合:当初怎么就让这竖子当了楚王呢?他娘的……楚王熊渠是不是知道后世还有个楚“蛮”王呢?所以专门备了典故让他在今天借用?!

  苍天啊!

  这要让他们如何跟后世之人交代啊?!

  不得不说,我们“贤良”的楚王殿下就是有本事带着所有人跟他一起……身败名裂

  最开始放出豪言的太子殿下,眼下在弟弟的这番“俯冲奔下道德高地”的魔鬼言论之后,他以手扶额,表情痛苦。

  孤为什么要一开始就站出来丢人现眼?!孤是不是多多少少有点看不起孤的二弟——大唐的楚王了?

  ……

  此时此刻,我们大唐的首席外交官,唐俭唐大人。

  他的心情又是如何呢?

  ——如果唐大人愿意亲身分享体验的话,大概会用一个四字成语来表达:“心如死灰。”

  一向擅长利用外交智慧为国家谋取利益的唐大人,可能怎么都不会想到,会有这么一天,出现有这么一个竖子,用这么简单的八字真言,击碎了他几十年的专业水平和职业信仰,并且一下子就让中原王朝的外交水准倒退了一千五百年!(注,说出“我蛮夷也,不与中国(这里的‘中国’指的是中原各国)之号谥”的楚王熊渠,去世于公元前887年。)

  ——我乃楚王,我蛮夷也!

  大殿之上,楚王与群臣两相对望。

  服?

  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