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云麓关(2 / 2)

大宣武圣 夜南听风 2187 字 4个月前

    就刚刚那研究天地变化一会儿的功夫,他居然足足增长了一百多的经验值!

    要知道,

    如今乾坤意境迈入第二步之后,经验值可是相当难以获取,他需要参悟乾天或者坤地图至少一天半的功夫,才能得到这一百多点经验。

    而刚刚才多一会儿?

    “看来武道修行讲究的知行合一,在我身上也是确确实实有用的,闭门参悟意境图数日,不如来到这沙郡,研究天地变化的一小会儿。”

    陈牧喃喃自语一句。

    倘若不是沙灾的事情告急,他要尽快赶往沙郡的边关的话,他都想找个地方呆着,先研究十天半个月的天地变化再说。

    不过陈牧心中也清楚,这种经验的获取,与参悟意境图应该是一样的,会随着他对天地的逐步深入了解,而慢慢的变少,但这的确是给他提供了一条更快的路径。

    至少。

    在手中没有绘本八相图和原初八相图的情况下,行走于山河之间,研究并感悟天地的变化,远比那些临摹图对他要更加有效。

    至于要是能得到绘本八相图或原初八相图,是否会比这进度更快,那他就不确定了,毕竟前者在传闻中就已经是破碎难寻,后者更是早成为传说,上千年不曾现世。

    此外。

    他能短暂研究天地变化,就得到这么多的经验,也是和他练成完整的乾坤意境有着绝对关联的,倘若此时的他仅仅只掌握了巽风、坎水以及坤地等几种意境,哪怕他能感受到沙郡的天地环境异常,也做不到通过乾坤八相的流转,来研究并探寻其根本。

    修成乾坤,与其他武者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境界。

    人之道,损不足补有余。

    无论修炼何种意境,只要不是完整的乾坤,那就都是竭尽所能的,想要将其他的天地之力,都转化为自己最需要的那一种。

    像孟丹云,那自然是恨不得整个世界除了风就是水,其他一切都不要存在。

    诸如更多其他武者也是一样。

    若是单修巽风的人,来到这沙郡,那也是恨不得本来就少的坎水,全部都变成巽风,归他所用……这都是人之道。

    而练就完整乾坤意境,走上的就是独一无二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更希望天地之间八相轮转化作最完美的平衡,因为‘风长水消’等等情况,对他们而言根本不存在实力上的影响,并且八相越是平衡,掌控起来还会越轻松。

    ……

    唰,唰。

    陈牧在茫茫戈壁上步履不停,除了最初踏入沙郡时短暂研究了一下天地变化后,其余时间便都用来赶路,仅仅只用了一昼夜不到,他便已从玉州的中心跨过了半个玉郡,又横穿了半个沙郡,最终抵达了一处茫茫城关。

    一眼望去。

    便见那城关之宏伟,超过他所见的所有城墙,纵然是玉州的州府,也不及这城关之壮阔,但见其矗立于天地之间,周围是绵延而耸立的土壁,足有百丈之高!

    那绵延的土壁,就像是拔地而起的悬崖,向着两侧一直延伸至视线的尽头!

    “还真是……壮观。”

    陈牧仰视着那视线尽头出现的宏伟城关,也是不由得露出一丝震撼之色。

    实际上,他抵达这边关尽头之后,脚下的土地已经几乎连石子都没有了,可以说几乎就是一片片茫茫的黄沙。

    但就是在这样的黄沙漫天之中,却有一片绵延耸立达百丈之高的岩壁,从平坦而荒凉的沙地中拔地而起,阻隔了天地,犹如一片山脉,将绝大部分的风沙,都挡在了边关之外。

    陈牧心中清楚。

    寻常的黎庶百姓,就算再多再多的人,也筑不起这样的边关,这远非世俗常人之力所能及,甚至就算是易筋锻骨的武者,要在茫茫黄沙中筑起这样的城关,也是做不到的。

    这得是不止一位的宗师,甚至换血境的武者,掌握艮山或坤地之力,并且还要借天时地脉,阵法之功,才能让这样一座宏伟城关拔地而起,犹如神佛仙迹。

    踏、踏、

    陈牧很快从震撼中回过神来,迈步继续向前,很快终于来到了城关之下。

    仰头向上看去,就看到城关背面由红岩雕刻出的数个大气磅礴的宣文。

    云麓关!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