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举动(1 / 2)

“伐木?”孙坚诧异道,“大晚上伐木?”

    “将军容禀,不是晚上伐木。”那探马急忙解释道,“是我等探明,白日里部分官军在宛城叫阵,而另一部分则在博望坡伐木。”

    “可知他们伐木用途?”孙坚问道。

    “小的怕打草惊蛇,没敢靠近,还不知道伐木所为何用。”探马解释道。

    “再探。”随着孙坚的命令,那名探马退出大殿。

    孙坚沉吟一下,扫视众人,道:“诸君以为那狗皇帝意欲何为?”

    “或许是要加固营垒,作长期之战。”程普说道。

    众人点点头,在他们看来,宛城难以一时之间攻下,朝廷兵马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也在常理之中。

    “莫非是要打造攻城器械?”韩玄皱眉说道。

    “不可能!”黄忠断然否定,“官军只有不足两万,而孙将军在宛城有四万多大军,官军怎么可能强攻宛城?除非那狗皇帝疯了,黄某建议,没有读过兵书的以后就不要参谋军事了。”

    韩玄的脸色腾一下红了,大声道:“你……”

    “好了好了,不必争吵。”朱治急忙劝道,黄忠刚刚作战之中展示出了自己足够的实力,有点眼力的人都能看出来,他可不想因为个别不开眼的文官,而让一员难得猛将生出异心。

    “既然将军定下以守为主之策略,那只需要等着狗皇帝出招便是了。”朱治继续道,“管他是造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明日自见分晓,今日将军力挫狗皇帝势头,正当趁机与全军庆贺、鼓舞士气。”

    “哈哈哈哈……”孙坚也是爽朗之人,一听哈哈大笑,“君理(朱治字)所言极是,本将军四万人屯于城中,还怕狗皇帝两万人来攻吗?哈哈哈哈,何况今天已经探明,狗皇帝所仗着的不过是个别出色的武将罢了,兵卒素质不足为虑。诸君,请满饮此杯!”

    众人轰然叫好。

    孙坚说得有理,你武将再能打,真要攻城的话还得靠普通士卒拿命来填,武将个人的实力体现出来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何况朝廷又能有多少顶尖的战将呢?

    今天裴元绍的表现,让他们觉得这才应该是朝廷真正战力的体现,这样才更符合他们之前的预期。

    一夜无话,第二日用罢早餐,就听得城外鼓号之声不断,有亲兵匆匆进来禀报,“将军不好了,有黄巾贼来袭!”

    “黄巾贼来袭?”孙坚一愣,“哪里的贼人吃了熊心咽了豹子胆!总共多少人?”

    “人倒是不多,只有八百多人。”亲兵回复道。

    众人均感觉莫名其妙,谁都知道黄巾贼战力不高,一窝蜂打打顺风仗还行,人少的时候根本不敢打攻坚战。

    现在他们只有八百人,就敢来宛城这样的大城之前叫阵,这不是找死吗?其中必有蹊跷!

    “走,一起去看看!”孙坚说着走出大殿,直奔北城门而去,众人也是一头雾水,跟在后面。

    众人上得城头向下看去,不由得一阵无语。

    只见城下确实有八百多黄巾贼列队讨战,军容不整,队列凌乱,与他们所见过的黄巾军没有任何区别,一看就没什么战斗力,不堪一击的样子。

    这样一支散兵游勇,也敢攻打城高墙坚的南都宛城?

    再看队列之前的两员战将,他们立刻便明白了,那两人正是朝廷兵马中的两员降将周仓和裴元绍。

    众人不由得哭笑不得。

    “黄巾贼战力不济,他们怕是被狗皇帝推到台前来送死的吧。”韩当笑着说道,“也或许是想用这些黄巾贼试探宛城的虚实。”

    “如果是试探虚实的话,昨日狗皇帝率领大军前来,应该试探过了吧,何必又派黄巾贼前来?”朱治疑惑地道,“再说仅靠这几百人能试探出什么来。”

    “管他是何目的,来多少杀多少便是了。”韩当一挥手道,“末将已与那周仓交手两次,但都未分出胜负输赢,请将军给末将五百士卒,今日定将周仓首级献上。”

    孙坚往远处看了看,没发现任何异常,又看了看城下散乱的黄巾军队伍,总感觉这事太不合常理了,难道是诱敌深入之计?

    “不急!”孙坚沉声说道,“先派出哨探,看看远处树林之中有没有伏兵,再作定夺,以防万一。”

    立刻有几拨哨探出城,前去探查。

    “将军是不是太谨慎了?”韩玄说道,“以这八百贼兵为饵,即使能将荆州军骗入埋伏圈,又能骗多少?对付这些黄巾贼,也就需要几百人而已,对于大战有何意义?这与偷鸡摸狗何异?狗皇帝身边若有高人指点,断不会出此小打小闹之策。”

    “你怎么知道狗皇帝身边有高人指点?”黄忠冷哼一声,他也是有傲骨的,被韩玄针对了几次后,越看这个小从事越觉得不顺眼,“孙将军已经查探明白,狗皇帝身边只有一个原豫州牧黄琬而已,能有什么高明的计谋?”

    韩玄一听不由得脸色发红,急道:“打仗不仅仅是逞匹夫之勇,还要靠高深的计谋,伱懂什么?”

    “我不懂?”黄忠冷笑,“你才读过几本兵书就敢在此大言高深计谋?再说,打仗不靠匹夫之勇,难道靠你这种文弱书生?”

    韩玄气得呼呼直喘,但是又不敢发作,真要撕打起来,再来十个韩玄都不是黄忠的对手,这一点他自己心里明镜似的,但是孙坚就在身侧,他自然不想就此败下阵来。

    “哼,君子也通六艺,你以为韩某就不能上阵杀敌?”韩玄也来气了,道,“韩某一会儿就随军出城,去战黄巾贼,让你看看韩某并非文弱书生,而是智勇双全。”

    “好了好了,大敌当前,你们何必争这些蝇头小事?”孙坚无奈只得打断两人道,“咱们在城内,贼人在城外,咱们耗得起,再过一会儿,贼人必然士气大泄,如果探得城北没有伏兵,便正是出击之时。”

    一个时辰之后,探马返回,城北的树林之中一切如常,并没有伏兵,也没有大队人马行军留下的任何痕迹。

    同进昨晚派往博望坡的哨探也带回了最新消息,官军今天一早又在伐木,并且在制作攻城器械。

    “制作攻城器械?!”孙坚眉头紧皱。

    这件事昨晚他们讨论过,大家都认为官军不可能强攻宛城,可是出乎意料的是……似乎真的在准备要攻城!

    “难道官军会有援兵到来?”蒯良若有所思地自言语。

    “先解决眼前的贼兵。”韩当再次请战,“将军给末将五百士卒,出城斩杀贼将!”

    “狗皇帝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孙坚一下子也想不出个头绪,道,“给你一千士卒,小心为上。”

    “得令!”韩当接令在手,转身下城。

    “小人愿意同往!”韩玄抱拳请令。

    孙坚想了想道,“去吧,义公(韩当字)身边有个谨慎之人提醒一下也是好的,注意不可冒进。”

    韩玄答应一声,冲着黄忠抬了抬下巴,抛出一个不屑的眼神,这才下城而去。

    黄忠则不屑地冷笑一声。

    城外,周仓与裴元绍早已等得不耐烦了,刚开始他们还在叫阵,后面就只让士卒叫喊了,前前后后已经快一个半时辰了,城内依然没人出来应战,叫阵的士卒都喊不动了。

    士卒东倒西歪,甚至有人干脆坐在地上休息。

    就连周仓也把铁枪往旁边一插,气呼呼地席地而坐。

    裴元绍也是百无聊赖,只得下马相陪,拄着枪道:“那个叫戏志才的谋士好像没啥真才实学啊,还说什么让咱们哥俩只许败不许胜,我们想胜也没有机会啊,你看看,诺大一个宛城,好几万人,竟然没人敢出城应战,我们可是只有八百人啊。”

    “其实我到现在也没搞明白,不为胜,这仗打得还有什么意思?”周仓摇头道,“但是没办法,陛下还就信那个姓戏的小白脸,能有什么办法?好在宛城之中没有骑兵,否则咱们恐怕想败都不可能逃回营去。”

    “嘿嘿,要说靠两条腿跑路,这天下能比咱们山上的弟兄们跑得快的还真就不多。”裴元绍笑道,“咱们一年四季啥也不干,尽在山里跑了,不是打猎弄吃的,就是躲避官军围剿,别的本事不敢说,要说跑得快,那是心里有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