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第196章 袁家的动向(1 / 2)

第196章  袁家的动向

    对现在的刘明而言,赵云之事只是一个小插曲。

    赵云乃是忠诚之人,只要自己将汉灵帝留下的烂摊子收拾完毕,重塑自己的明君形象,相信赵云这样的忠臣良将还是极愿意出仕为官的。

    当然前提是公孙瓒能够安份守己。

    其实是乱世使得群雄四起,同时群雄四起又加剧了乱世,在一个和平稳定的社会里,公孙瓒无非就是一名边关守将而已。

    历史上曹操的曾经最大的梦想就能当个西征将军,为国效劳。但是乱世使他成为枭雄。

    正所谓一客不烦坏主,刘明将诏书交给那个从常山回来的宦官,让他跟着袁隗的信使回京下诏。

    宦官走后,他们三人陷入了沉默。

    突然,三人同时抬起头来,齐声道:“如果……”

    然后三人都不吱声了。

    “你们与朕想到一起去了?”刘明笑道。

    “微臣的意思是如果真的把袁隗逼反了该如何是好?”戏志才说着看向荀彧。

    “微臣也是此意。”荀彧道。

    “朕也想到了。”刘明若有所思地道,沉吟了一下从着门外喊道,“史阿!”

    门外负责守卫的史阿立刻走进屋内,道:“请陛下指示!”

    “给你师父传讯,让他关注袁家的动向。”刘明吩咐道。

    “遵命!”史阿答应一声转身出去了。

    刘明沉吟一下,总感觉还是差点劲,雒阳至襄阳的距离并不近,如果京中真发生什么事,等消息传到襄阳,可能已经大局已定了。

    “或许朕应该回京坐镇。”刘明自言自语道。

    “秘密回京,暗中观察,抓住机会,突然出击。”戏志才说道。

    荀彧点了点头道:“可以带一些生面孔回去。”

    随后三人就一些细节进行了商议推敲,制定了几个应对方案。

    傍晚刘明将黄琬招来,语重心长地道:“朕要秘密回京一趟,荆州之事便交给爱卿了。”

    黄琬今日给黄承彦、黄祖、黄忠三人贺功,喝得有点微熏,听刘明这么一说,瞬间酒意全无,同时一脸茫然。

    “陛下,荆州战事在陛下的指挥之下所向披靡、攻城掠地,陛下正需趁胜而进,因何要突然回京?”黄琬诧异地问道,“而且是秘密回京,是不是京城发生什么事了?”

    “正因为荆州战事推进顺利,朕在与不在都无关紧要。”刘明沉吟一下说道,“朕要回去处理一些事,爱卿在襄阳坐镇,就当朕在的时候一样,不可对外透露半点风声。”

    黄琬知道不能再往深打听了,便道:“陛下放心,只要有微臣在,荆州就不会乱。”

    “戏志才通晓韬略,朕让他留下来辅助爱卿,遇事可多与其商议。”刘明说道,“吕布、张飞皆绝世猛将,朕都留于爱卿调遣,朕这次带些生面孔回去。”

    “陛下要带多少兵马?”黄琬问道。

    “不用太多,朕只带高顺的八百陷阵营,以催运粮草为名。”刘明说道。

    ……

    第二日,将作掾荀彧率一千人北上,前往雒阳督运粮草,其中以高顺的八百陷阵营将士为主体,外加二百精壮负责日常杂务。

    刘明、黄承彦、黄忠、许禇、高顺、魏延、寇封化妆成普通士卒随队前行。

    为了不引起别人怀疑,黄琬没有送行,他与戏志才、吕布、张飞、李严、周仓、裴元绍、霍笃、霍峻等文武带领三万大军驻守荆州。

    这些人平定荆州剩下的反叛余火,足够了。

    李严目前已经被任命为襄阳令,处理襄阳县日常政务,有了让其展示本领的舞台。

    运粮队经过南阳时,并未惊动太守蒯良,直接穿郡而过。

    毕竟这明面上只是一支催粮队而已,又不是朝中大员,蒯良也并未在意。

    在靠近豫州颖川的地方,荀彧突然说道,“陛下,此地距离颖川不远,想必陛下在荆州的辉煌战绩,颖川人没有不知道的。微臣这便写信给郭奉孝,令其速速前来应召。”

    刘明面露喜色,他对郭嘉的执念还是比较深的,一直把其当成是这个时代的顶尖智囊,否则之前也不会专门去征召了。

    历史上郭嘉就是荀彧推荐给曹操的,在曹操那里大放异彩,可惜天妒英才,因病早逝。

    如果他能来辅助自己,对于早日平定天下必然会大有裨益。

    “如此便有劳文若(荀彧字)了。”刘明笑道。

    这时黄承彦眨巴眨巴眼睛道:“陛下,微臣跟随陛下左右,寸功未立,心下有愧,愿意前往颖川劝郭奉孝出山。”

    “爱卿何言寸功未立?”刘明大喜道,“荆州能够这么快安定,离不开爱卿与黄家的功劳,如果能够亲往颖川,自然是极好的。”

    黄承彦作为一代名士,口才、学识自然是没说的,让他持着荀彧的信去请郭嘉,十有八九是稳了。

    当下荀彧修书一封,黄承彦坐着一辆车,从岔路口前往颖川而去。

    他此去,可是带着刘明的期望而去的,刘明望着车辆消失在视线之中,这才坐回到自己的车里,吩咐大军继续前进。

    …………

    京都雒阳,袁府。

    袁隗、袁绍、袁基三人相对而坐,在他们面前的桌案上,摆着一份诏书,正是刘明写给袁隗的那份。

    “陛下不但没有允许孩儿率兵东征,反而解除了孩儿的兵权。”袁绍一脸郁闷地说道,“难道说真如叔父所料,陛下要对袁家下手了?”

    “有公路这样的败家子弟,陛下怎么可能放任袁家逍遥自在?”袁基无奈地道,“你说他造反也就罢了,偏偏还那么没用,两万大军被朝廷的两千骑兵一击而溃,实在是丢人。如今我们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