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出征前的较量(1 / 2)

白波军起于河东郡白波谷,是汉末可与黑山军并列于世的一支重要起义军。

    后与南匈奴勾结,使其实力大增,占据河东又挺进河内,威胁雒阳,强盛之时兵力达十余万。

    历史上董卓入雒阳后曾经派女婿牛辅到河东郡去剿灭白波军,但是大败而归。

    当时正值关东联军反董,又担心白波军切断其退路,这才匆匆火烧雒阳,退往长安。

    可见白波军威势之盛。

    对于这段历史,刘明自然心中一清二楚,所在虽然嘴上咋呼得厉害,心里不免有点虚。

    而且河内本身就有黑山军,现在再加上白波军,如果两股义军合流,那就更加麻烦了。

    最后经过一番朝堂议事,诸臣劝谏,刘明半推半就,任右车骑将军朱儁为河内太守,辅佐平定河内之乱,盖勋新募的一万五千人随行。

    朱儁也是一位作战经验丰富的将领,在平定黄巾之乱中立有大功。

    如此一来,刘明此次出征共计兵马两万五千人,对于皇帝亲征来说,这个规模算是小的了,但是对当前雒阳的形势而言,能一下子出动这么多兵马已属实不易。

    散朝之后,刘明召集朱儁、盖勋、曹操、张辽、刘表等人议事,吕布立在刘明身后,威风凛凛,颇为惹眼。

    看到朝堂之上的这些大人物对自己投来赞许目光,吕布也颇为得意,昂首挺胸,更显得气势不凡。

    “这位小将军是……”盖勋迟疑问道。

    “此乃朕新封的骑都尉吕布吕奉先。”刘明介绍道,“原为丁原帐下主簿,多年戍守北疆,与匈奴、鲜卑等族征战,屡有战功,此次随朕一同出征,定能杀得贼匪胆寒。”

    除了张辽之外,众人都没有听说过吕布这号人物,一听是丁原手下的一个文职主簿,便谁都没有放在心上,继续议事。

    刘表说道:“何进叛乱,令北军长水营、步兵营损失惨重,只余半数兵马,屯骑、越骑、射声三营虽然也有减员,但整体建制完整,此次剿匪,可发挥骑兵与弓弩兵之优势,定能先声夺人,打对方一个错手不及。”

    “景升将军(刘表字)言之有理。”曹操表示赞许,“操早年参与平叛黄巾贼,贼虽人数众多,但不通兵法战阵,行军混乱,难成合力,若以骑兵冲之,几乎是一击便溃。”

    “公伟(朱儁字)有何良策?”刘明见朱儁沉思不语,便问道。

    “听闻此次白波叛军头目郭太勾连南匈奴於夫罗一起反叛,匈奴无论是骑兵还是射击都在汉军之上,因而不可轻敌,只是不知此次进犯河内有无匈奴兵。”

    朱儁露出忧虑之色,道,“还有一点就是要尽力避免白波贼与黑山贼合流,一旦合流,其战力必然远超其他黄巾余孽,那么此战也干脆不用打了,唯有想办法自保京都不失。”

    “大军未动,将军何必涨他人锐气灭自己威风?”吕布听了以后很不服气,道,“任他贼兵有多少,我吕奉先只管一杆大戟杀过去便是,合流也是乌合之众。”

    朱儁看了看吕布,没有多作解释,他只需要让皇帝听明白就行了,至于普通武夫解释也没用,只需他执行命令即可。

    “奉先勇武可嘉。”刘明赞道,“不过贼兵势大,还需周全布置。”

    吕布一听皇帝放话了,便不再言语。

    盖勋想了想说道:“黑山军首领张燕,曾经归附朝廷,还被封为平难中郎将,负责统领黑山各军,并冶理山区,如今黑山贼再次作乱,张燕当负首责。

    “建议陛下降旨给张燕,让其彻查属下作乱之事,暂时给予安抚,我大军全力应对白波贼。待灭掉白波贼之后,回头再去收拾黑山贼。”

    盖勋说完看着刘明,他觉得自己的这个建议有点冒险,毕竟黑山贼可是害了太后的贼人,与皇帝而言那是不共戴天之仇,如果皇帝不识大体、不顾大局,很可能一冲动就要同时与白波、黑山两支贼军作战,那样就陷入被动境地了。

    哪知刘明一口答应,赞道:“安抚一个打一个,甚妙。”

    当下拟旨一份,令人先行送往黑山贼盘踞之地给张燕,令其彻查并交出攻击太后车队的贼人,若是不从,朝廷就派出大军清剿黑山。

    “陛下,宫中随行服侍的宦官、宫女……”朱儁迟疑道。

    历来皇帝亲征,都会有庞大的服侍人员相随,给行军带来极大不便和保障压力,如果军队数量充足还好说,如今只有两万余人,若再带一批没啥作用的宦官、宫女,那仗还怎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