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第161章 无生(1 / 2)

心生猜测,景妤默然。

    祝青鸾这时又“呵”地一声轻笑起来。

    景妤回过神来,定定地直视祝青鸾,问道:“师姑笑什么?”

    “我笑可笑之事。”

    撂下这句话,祝青鸾忽地翻转身子,背对景妤,摆出一副不愿多说的姿态。

    景妤看了一会让祝青鸾的背影,确定祝青鸾真的没有再开口的意思,也转过身去。

    眼睛可以闭上,呼吸也能平缓,然而眠头一点都无。

    脑海里充斥着祝青鸾刚刚说的那些话,以及自己对于了无和尚关押地点的猜测。

    心,不知不觉间乱了。

    新婚那天发生的一幕幕,在景妤脑海里闪过。

    景妤随即明白,自己的弱点,或许从那天起就暴露在祝青鸾眼底下。

    如果祝青鸾想要对付她,从夫君处着手,十有八九能成功。

    眼下只能庆幸,黄伯父对祝青鸾有些香火情。

    到目前为止,祝青鸾还没有对付夫君的想法与行动。

    在祝青鸾试探景妤的时候,李监副将莫青笙与楚人狂喊到了一起。

    “圆觉和尚真的死了?”

    两人方才坐下,李监副便直接发问。

    “死了就是死了。”

    楚人狂冷冷应了一声。

    莫青笙的态度稍好一些,详细解释道:“我们到的时候,看见了圆觉和尚圆寂后的尸体,楚人狂出手,放了把火,将圆觉和尚火化了。”

    顿了顿,莫青笙补充道:“烧出了几颗舍利子,被白马寺的戒律堂首坐收走了。”

    “验明正身了吗?”

    听完解释,李监副仍旧问了一句。

    楚人狂翻了个白眼。

    莫青笙沉默以对。

    两人都不愿意浪费口水,回答这个问题。

    李监副也不觉得尴尬,只是紧紧注视莫青笙与楚人狂,等着回复。

    三人之间就这么僵持起来。

    忽地,三人同时抬头往头顶上看过去。

    一个浑身气象宛若国子监流传出来的鲲鹏的身影,以极快的速度,仿佛流星一样,划过天穹,朝着南方飞去。

    “祭酒?”

    李监副、莫青笙、楚人狂三人心中同时生出这个疑问。

    “祭酒!”

    三人心里几乎同时肯定自己的猜测。

    随即,三人对视,从对方眼里都看出了凝重与疑惑。

    十年不出国子监的祭酒居然以如此高调的方式离开神都天京,肯定发生了什么大事,或者有什么事必须由祭酒这一层次的大人物出面处理。

    大雍王朝的南方是什么?

    大江之南,统称江南,便是祭酒的目的地。

    李监副与楚人狂又同时做出了一个一样的举动。

    两人的目光齐齐投注在莫青笙身上。

    近期内,大雍王朝拢共就发生了四件大事:

    废太子谋逆,攘奸卫清剿白莲教,废太子僭越封神,魏公青州斩龙。

    这四件大事之中,与南方有关且紧密有关的,便是清剿白莲教与废太子僭越封神两件事。

    某种程度上,这两件事也能看作同一件事的不同阶段。

    在场三人,李监副代表钦天监,楚人狂代表斩妖司,莫青笙代表攘奸卫。

    钦天监是后续才介入废太子僭越封神一事,攘奸卫则全程参与其中。

    论起对这两件事与江南的了解,莫青笙显然是三人之中最多的那一个。

    “看我作甚?”

    迎着两人的目光,莫青笙冷着脸,沉声反问。

    楚人狂不吱声。

    李监副认真问道:“你不说说吗?”

    “有什么好说的?祭酒想做什么,要做什么,我怎么知道?”

    莫青笙瞪了李监副一眼,转身就走。

    没过多久,楚人狂见李监副保持沉默,没话可讲,也离开了这里。

    原地留下李监副一个人,在那若有所思地沉默。

    片刻后,李监副从沉默中回过神来,伸手入怀,取出一块风水盘式的圆盘。

    在圆盘上点了几下,不多时,老监正的身影出现在李监副身前不远处。

    “何事?”

    老监正的沧桑声音从晃动着的身影里传出。

    声音有些断断续续的,沙沙哑哑的,不甚清晰。

    只能勉强听清楚,不过这也足够用了。

    李监副直接问道:“老师,学生刚刚看到祭酒了,他往江南去,学生想问,江南是发生什么事了吗?必须要祭酒前去处理。”

    “不该你过问的你不要过问,我都没过问这件事。”

    老监正挥了挥手上不知何时捧着的拂尘,说话声音平和,语气却透出些许不渝。

    作为老监正大力培养的接班人之一,李监副当即明白了一些事情。

    “嗯。”

    李监副点了点头,说道,“此事与学生无关,学生不会再过问。”

    “如此便好。”

    老监正很满意李监副的这个态度与反应,随后问道,“了无和尚是怎么回事?”

    哪怕不怎么理庶务,老监正的钦天监监正的位子,坐得稳稳当当。

    只要有心,一切大事小事都能知道的清清楚楚。

    更不用讲,李监副自离开神都天京以后,不管遇上什么事情,无论巨细,全部向老监正做了汇报。

    因而,老监正知道了无和尚的行为与结果,一点也不稀奇。

    现在问的,是李监副对于了无和尚的行为做了哪些调查,调查结果又如何。

    李监副没有犹豫,果断回道:“了无和尚的事,正在调查中,不过有了一个初步的发现。两天前,学生尚未决定先查无量山,再查白马寺的时候,就有一个与裴家人相善的法雅和尚,秘密去见了无和尚。他们说了些什么,密探害怕暴露,不敢靠太近,便没有听到。”

    “裴家?哪个裴家?”

    “与太上皇相善的那个裴家。”

    “嗯,虽然那个裴家也出身于闻喜裴氏,终归隔了一层。”

    “要不要学生查一查?”

    “不用。钦天监不参与这样的事,转给攘奸卫就行。”

    “给谁?莫青笙还是莲生和尚?”

    “你觉得给谁比较合适?”

    “莫青笙。”

    “为什么?”

    “她出身于无量山,修道,且对皇帝陛下忠心耿耿。”

    “给莲生和尚吧。”

    “学生不解。”

    “无需多问,后续自然就会知道。”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