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得偿所愿(2 / 2)

“天子拥有大义名分,天然可以凝聚万民之力。”

“只有天子和万民齐心,才能实现国泰民安的宏愿。”

“但是有些人始终不明白这个道理,比如宋朝皇室。”

“世家消失后,官僚士绅群体应运而生,他们代替天子牧守一方。”

“然而这个群体慢慢的又步上了前辈的后尘,上欺君下压民。”

“宋室竟然不想着和百姓一起,限制官僚士绅的权力,竟然要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宋朝立国短短几十年,土地兼并就超过了前朝一百多年历史。”

“士大夫占有国家大多数的土地,逼迫的百姓流离失所。”

“为了解决流民问题,宋朝君臣又酿出了冗兵的恶果,最终为宋朝灭亡埋下了祸根。”

朱元璋点点头,说道:“宋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确非明智之举。”

朱标插话道:“虽然人权日渐完善,但对百姓的解绑也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以对中央集权有利的方式进行。”

“宋朝时期虽然人口流动频繁,但朝廷也一直在遏制这种行为。”

“大明就算是要为百姓减轻负担,也不能随意而行。”

陈景恪心中一喜,你这样想就说明已经接受人权这个概念了,面上却不动声色的道:

“这是必然的,无限制的自由反而会导致国家的混乱。”

“大明也不可能给予百姓随意流动的自由,但也不能逆潮流而行,完全不允许百姓流动。”

“陛下编写了《大诰》,允许百姓持《大诰》告御状。”

“然而以现在律法对人口流动的限制,百姓连家门都出不去,又怎么告御状?”

一方面鼓励告御状,却又一方面严格限制百姓流动,这不是闹笑话吗。

百姓拿着大诰跪在家门口,你朱皇帝在应天皇宫能看到是咋地?

朱元璋表情那叫一个尴尬:“失策,这是咱有欠考虑。”

陈景恪假装什么都没看到,继续说道:

“财富兼并无法逆转,只能遏制。”

“大明以后必然会出现大批失地百姓,他们会聚集到各大城市谋生。”

“这不是朝廷律法所能限制的住的。”

“不让他们离开家乡去谋生,就是逼着他们造反。”

“要么他们就只能卖身给士绅大户,从此脱离朝廷,成为大户的奴仆。”

“而大户掌握了人口,就能反过来掣肘朝廷。”

“但如果朝廷不限制流民,任由他们聚集而无所事事。”

“正如陛下所担心的那样,必然会带来种种问题。”

“作为国家的最高领袖,您必须要提前预见到这个问题,并及早布局解决。”

说完,他长出一口气。

说了这么多,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终于将话题绕回到了最初。

朱元璋眉头紧皱,说道:“用工商业来承接失地百姓,此法真的可行吗?”

陈景恪没有直接说行不行,而是说道:“以我的智慧,只能想到这种解决办法。”

朱标却出声说道:“如果景恪计划里的帝国体系能搭建完成,工商业必然会大兴。”

“承接一部分失地农民,并不是困难的事情。”

朱元璋依然心存担忧:“作坊都是大商人兴建,百姓前去做工,岂不就受制于大商人。”

“掌握了大量青壮的大商人,不就可以效仿前朝权贵豪族,要挟朝廷了吗?”

原来你是在担心这个。

陈景恪反而感觉轻松了不少,说道:

“不一样,前朝百姓委身于权贵豪族的同时,相当于失去了‘民’的身份。”

“也就是说,在国家的户籍系统里,没有了他这个人。”

“他以及他的家人,都不再接受法律的保护。”

“他们的生死荣辱,全看主人的心情。”

“当朝廷律法不再保护他们的时候,他们也只能生生世世效忠自己的主人。”

“而我大明百姓去作坊做工,是以雇工的身份加入的。”

“不论他去哪一家作坊做工,都是大明的子民,享受大明律法的保护。”

“能当正常的‘民’,又有几个人愿意去当奴呢?”

朱元璋不禁点头,这话他非常认同。

能当人,谁有愿意去当牲畜呢。

陈景恪继续说道:“但前提是,朝廷必须要保护百姓的利益。”

“当他们被雇主欺负的时候,朝廷能为他们伸张正义。”

“如此一来,他们自然就会心向朝廷,而不会听雇主的。”

“这就是我建议设立雇工保障制度的原因。”

朱元璋顿时就懂了。

正如当年天子与民齐心协力,共同对抗贵族、世家豪强一般。

现在天子和民一起,对抗官僚士绅和大商人阶层。

说的更直白一点,天子想要大权独揽,就必须要给民好处,以获得百姓支持。

这个好处就体现在,保护民的利益。

陈景恪继续说道:“想要限制大商人的办法非常多,别的不说,就一个税收就能将他们拿捏的死死的。”

“税务稽查司可不是吃素的啊。”

税务稽查司那可真的是臭名卓著啊。

从成立那天开始就被天下人唾弃,每天都有无数奏疏弹劾它。

也就是朱元璋意志坚定,又大权独揽,换个皇帝早就扛不住将它给撤了。

但税务稽查司的战果也确实很大,为朝廷揪出了一大批偷税漏税之人。

一大批地主、豪商被抄家,让国库白得了一笔意外之财。

最大的作用还是震慑了地主和豪强阶层,让他们不敢再肆意偷税漏税。

表面看大明的耕地没有增加,但实际征收上来的税额却增加了。

以前大户会勾结地方官吏,将赋税转嫁给百姓。

有了税务稽查司盯着,他们不敢再这么明目张胆,只能咬着牙自己交税。

变相的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朱元璋再次叹道:“税务稽查司,原来你从那个时候,就已经算到今天了。”

“罢了罢了,就按照你说的去做吧。”

终于得到想要的结果,陈景恪大喜:“陛下英明。”

朱元璋没有理他,对朱标说道:“标儿,你带人制定一套雇工保障法出来。”

“再帮咱想想,如何在不影响国家稳定的情况下,放宽对百姓人身的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