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新都设计(2 / 2)

这是一项非常繁琐工作,工作量之大,能让人看的腿发软。

还好,李善长从较为清闲的机构,比如鸿胪寺等,抽调了大量人手过来帮忙。

工部也没有闲着,最近他们才是最忙的。

黄河改道工作已经开始。

新都修建,虽然还没有破土动工,可各种材料已经开始着手收集。

现在又要组建军械局。

而且军械局还不是单纯的工部机构,军方也会派出几名官员过来做代表。

名其名曰是方便双方沟通,能让军械局更及时的了解军方需求。

真实目的大家心知肚明,就是怕文官搞鬼。

如果放在平时,文官集团肯定不愿意。

你们军方也配在我们文官的地盘插钉子?

但现在,也没人在意这点小事儿了。

派就派呗,几个代表而已,还能翻天不成。

不只是六部,其他衙门也基本都被牵扯了进来。

可以说,大明所有的中枢机构和地方衙门,没有一个能置身事外的。

陈景恪和朱雄英学的,就是如何调动、协调各衙门。

同时也借着这个机会,更加深入的了解,各衙门是如何运作的。

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都精通。

朱元璋的安排是:“军队那边的事情比较简单,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就行了。”

“主要了解的是行政系统的运作,这才是治理国家的根本。”

然后他又叮嘱道:“不要学李善长的坏毛病,他这个人外宽内忌,待人苛刻。”

“遇到意见相左之人,往往会出言不逊。”

“当年刘伯温执意辞官,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受不了他的辱骂。”

陈景恪咋舌不已,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老李看起来挺和善一个人,竟然是个大喷子。

能把刘伯温喷的要辞官,啧……

朱雄英反而露出了好奇之色,似乎很想知道他是怎么骂的。

朱元璋继续说道:“这也是咱一直不让他重回中枢的原因。”

“希望经过这些年的打磨,他能稍稍收敛一些。”

所以,陈景恪和朱雄英二人,只是偶尔才去一次徐达那里,大多数时间都在李善长身边。

李善长也知道朱元璋的意思,对两人悉心教导。

让两人受益匪浅。

因为朱元璋的话,他们两个一直在私下观察老李。

发现确实如此。

平时还好,甚至有人犯了错他都能包容。

可唯独不喜欢别人和他有不同意见。

要是有人和他意见相左,那脸色难看的像是要吃人一般。

不过还好,并没有破口大骂。

也不知道是真的有所收敛,还是朱雄英在,他不敢做的太过分。

话说,这次改革李善长可谓是焕发了第二春。

洪武四年他因病退居二线,后来胡惟庸案爆发,他虽然没有受到牵连,却也再不复当年的辉煌。

被任命为御史中丞,统领御史台。

一个中枢机构的头头,说起来职务并不低。

然而御史台除了风闻奏事,并没有什么实权。

这个职务完全无法匹配他文官第一人的身份。

说他在事实上退居二线了,都不过分。

这一次改革,他再次回到了风口浪尖。

虽然权力远不如丞相大,却也是风光无限。

比起权力,重新向世人证明他在朝廷的地位,更加重要。

尤其是在江浙派面前证明自己,更是让他充满了成就感。

你们不是想要挑战我们淮西的地位吗?

现在遇到大事,陛下依赖的不还是我们淮西功臣吗。

江浙派其实已经偃旗息鼓了。

尤其是迁都之事确定,失去了地理上的优势,他们深知已经不可能掀翻淮西派。

比起无意义的斗争,他们更想重新找准自己的定位。

但对陈景恪来说,这些都无关紧要,也无瑕关心。

是真的忙。

白天要跟着徐达和李善长学习,晚上回来审核洪武算经,得点空还要和福清公主培养一下感情。

说起福清公主,自从两人的婚事确定,她反而变得有些放不开了。

动不动就脸红,竟然开始看起了女戒,学起了女红。

陈景恪知道,她这是在讨好自己。

于是就尝试给她讲一些自立的观点,但发现并没有什么用。

时代如此,她根本就无法理解。

后来干脆就直接告诉她,自己对女戒女红没兴趣,就想找个能有共同话题的媳妇。

就像是陛下和皇后那样。

果然,这话比什么都好用,她再也不提什么女戒女红了。

开始聊历史,聊朝政,聊军事,跟他一起畅谈古今。

陈景恪知道,她依然在有意的配合自己。

但这些东西,也是她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她做起来更开心就是了。

两人的婚事,也渐渐的在小范围内传开了。

开始是徐达知道,后来李善长也知道了,再后来越来越多的人知道。

不过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真正原因,只因为陈景恪比较有才能,获得了陛下的喜爱。

毕竟明朝公主嫁给普通人,也不是第一次了。

马皇后的嫡女安庆公主,驸马就是普通读书人出身的欧阳伦。

陈景恪是神医,又有才学,能尚公主并不奇怪。

嗯,大多数人都以为,他是尚公主。

娶公主之事,估计要等到真正赐婚那天,才会公布。

即便如此,陈景恪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又再上了一个台阶。

大家对他更加的客气。

不知不觉又过去半个月,这天在洛阳坐镇的朱标再次返回应天,并带回了一副设计图。

新都设计图。

历时两个月,动用了将作监九成人力,做出来的详细设计图。

图纸长三米五,宽两米,展开后足足占据了大半面墙。

即便只是图纸,也能看出这座都城的巍峨雄壮。

陈景恪也不禁有些兴奋,毕竟他可是参与了选址的。

设计新城的时候,他也提了许多建议。

这新都也有他一份功劳啊。

朱元璋有些激动的道:“给咱好好介绍介绍,这都城都有什么讲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