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2章 人人欢喜(1 / 2)

第  362章  人人欢喜

之前江枝说今年的青粮量少,并没有谦虚。

这次的早茬嫩苞米不足二十亩地,产量比去年少一半。

制约农业粮食产量的因素很多,其中最关键的是品种和肥料农药。

江枝已经开始给苞米人工授粉,尽量保证不出现缺粒的情况。

一方面提高品质,另一方面还需要保证肥力。

这里没有化肥,土地本来也不算肥沃,前一年的两茬庄稼消耗掉大部分营养。

如果再来一次两茬庄稼加四季不停种植,土地渐渐就要贫瘠,哪怕用上腐熟的农家肥也跟不上。

江枝还知道,在专门种植业里,那些看似寻常堆放的腐殖质里面需要充填大量碳铵磷肥之类。

普通农家的堆肥也满足不了几十亩地的疯狂需肥要求。

所以,原本的亩数减少,只种了一小半土地,需要进行轮种。

空出来的面积也是简单种植。

徐根有和田贵已经把一部分种上花生和棉苗,剩下的部分是第二茬的苞米、红薯。

产量减少,但今年的销售比江枝去年的银子真却是赚翻了。

今年,张军头得了蚊香作坊的干股,于是卖青粮他就没有分嫩苞米自己吃,而是让江枝全部卖成钱。

另外,去年为了让村民度过饥荒,江枝卖的只是精品苞米,把品相稍微差点的苞米全部分给大家吃。

就连卖出的银子也买成粮食补贴给村民,这才让徐家村安稳的度过第一年。

今年不再分发给村民,所有苞米全部出售,银子也放进自己的口袋里。

流水线的工作没有一个闲人,就连石家七人也被石猴子拉出来了,只是石大姐在药坊。

石老大石老二下气力挑箩筐,几个女人用背篓帮忙搬,他们虽然做得慢,总比不出工好,弄得以后村里谁都见不得。

现在,一家人磕磕碰碰就在石猴子的带领下干活。

全村一百多人分散在各个地块,比的就是速度。

正如二瑞说的那样,一个时辰过去,二十多亩地的嫩苞米就放到几个商家面前了。

幸好现在有驿站,商家带来的骡车都停放在这里,每家都带了七八辆车全部装满,除去嫩苞米,还有蚊香盘。

最后一结算,去年江枝除去成本,才得几两银子的收获,今年就是纯赚,光是青粮就卖出八十九两银子。

除去实在拿不出手的光棒子,无论是“缺牙巴”还是“稀毛癞”全部卖出去了。

鲜活带壳的青粮压称,每一棒都要十几文。

送走商家,徐家村立即就开始分钱,都不用等算账,因为这账早就算好了。

你家几十斤,他家几百斤,各是各的价。

算账分钱的是一群孩子,村民们已经习以为常。

之前还让几个来买东西的商家很是惊讶。

徐家村卖青粮真是怪事连连。

在驿站,一个女村长先搬出一个县令手书的牌匾,让几个商家毫无顾忌的买嫩苞米。

接着就是全村老小出动掰苞米,没有谁打着骂着撵着,一个个都是跑着干活,比自家的还勤快卖力。

最让商家奇怪的还在后面,拿着石板在各处记录的全部都是孩子,基本上都是十岁上下的男孩女孩。

徐家村集体做事都有记录,每个人要打卡。

那就是自己每次做过活,就要在记录册子的名字后面按指印。

一个指印就是十文到五十文不等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