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生态异变(2 / 2)

    他要借助这个机会利用无人机近距离观察巨噬藤蔓的进食过程。

    青叶与白雪纠缠,看似唯美的景象却透着叫人脊背发凉的悚然寒意。

    相较于依附巨噬藤蔓生存的叶虫,这只怪物无疑更倾向于动物,而它退化的眼睛足以证明它应该是常年生活在地下。

    这个发现让余轲意识到巨噬藤蔓并非单独出现的异变个体,以它为核心的特殊生态圈已然成型,其中的各种生物依附于它,各司其职,为它的狩猎创造有利条件并从中分润到利益。

    也正是在这时候,望远镜观测的视野范围内,距离野猪尸体最近的藤蔓,不,应该说是藤蔓上生长的叶片忽地抖动起来。

    余轲到时候可能还需要它们协助自己操控无人机潜入巨噬藤蔓林,自然不能让它们提前遭到破坏。

    当然,这里的“近距离”不是说余轲要冲进狩猎场,他可没打算亲身体验一下被巨噬藤蔓包围的滋味,而是操控提前购买的无人机在狩猎过程中进行抵近侦察。

    它看上去有些像是壁虎的异变放大版,体型比叶虫要大一些,长着六条短腿,浑身的皮肤乍一看像是树木根须,暗沉且满是褶皱,缝隙间能看到不少泥土,应该是刚从地里钻出来的。

    雪势相较于下午有所缓和。

    按照说明书将各个配件组装完毕,余轲戴上智能眼镜,先是在山崖上进行无人机试飞,测试它在低温雪天环境中的侦察效果,结果令他颇为满意。

    观测设备拍摄到的画面内,细雪已然转变成雨丝,密集程度还在不断飙升。

    五分钟,十分钟,十五分钟

    野猪尸体此时已经跟余轲一样被积雪覆盖,不久前还热气腾腾的脏腑成了冰坨。

    半个小时后,返回山崖临时营地的余轲手里多了几个寒气四溢的冰雕。

    收回望远镜,余轲从僵立的状态脱离,弯弓搭箭,歪头瞥了眼野猪尸体的位置,心中估算距离和当前的环境情况,将箭头上调一定角度,箭尖周围顿时便有霜雪之气汇聚。

    通过多个样本的对比观察,余轲注意到这种长相古怪的昆虫似乎没有眼睛,又或许是眼睛太小,甚至于到了肉眼难以辨明的程度。

    看着时下流行的灾变年代冒险小说,柴火炉就在床尾不远处燃烧,源源不断地传递出热量,耳畔是帐篷外的呼啸风雪还有树木枝杈碰撞的簌簌声。

    借着灯光,余轲看到的是一只伪装成藤蔓叶的食肉昆虫,扁平的躯体,可以回缩成叶脉的节肢,额前触须底下跟螳螂口器颇有些相似的进食器官,沾染着不少血肉碎沫。

    无论是眼前这些嗅到血腥气后突然活过来的“叶片”,还是遍布林地的巨噬藤蔓,极有可能存在着两种形态,亦即植物形态和动物形态。

    松弦,箭矢飙射而出,眨眼间跨过百米距离,直接射中野猪的尸体。

    这并不是说天气好转,而是因为即将来临的强降雨正在酝酿。

    下一秒,一道霜环以箭矢为中心扩散,将吞噬血肉的“叶片”冰封。

    霎那间,林地上空不再只有飞雪,还有成百上千漫天飘零的墨绿色“落叶”。

    等辨明了猎物方向,叶片中央便有裂隙生成,半透明的浅青色膜翼展开,快速扇动,带着扁平状的身躯脱离巨噬藤蔓,直奔野猪的尸体。

    问题在于巨噬藤蔓林从爆发式的异变生长到现在连半个月的时间都不到。

    意识到这一点的余轲当即联络林防局,先是将自己收集到的标本照片发过去,随后让他们趁着天色还没有完全陷入黑暗,赶紧派遣无人机过来将标本带回做进一步研究。

    与此同时,余轲开始为明天凌晨的暴雨做准备。

    回想起自己曾近距离经过这些叶片,还有对花骨朵的攻击,余轲越发肯定自己先前的推测。

    余轲双手捧着特殊个体的冰雕翻看,视线掠过满是利齿的嘴巴,在头颅左右两侧稍作停留,注意到它的眼睛竟只有绿豆大小,浑浊不堪,像是已经退化成可有可无的器官。

    饿了,床边就放着零食和饮料,累了,靠着枕头眯上一会儿恢复精神

    这一刻的余轲只觉格外放松,时间的流速仿佛都变快了。

    叶虫和这只地底下钻出来的怪物难道也是跟着前者突然异变出来的吗?

    大灾变时代的特殊环境下,生物的异变从来不是稀罕事情,可是不同种类生物的集群异变,还在极短的时间里形成独特的生态圈,这是以前从未出现过的情况。

    想要弄清楚巨噬藤蔓林中的秘密,单靠远距离观察可不行,余轲要趁这个机会弄些标本。

    强降雨来临,巨噬藤蔓高居于丛林上空的花骨朵进入状态。

    狩猎即将开始。

    (本章完)

  小提示:按【空格键】返回目录,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