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骂谁好人呢?(2 / 2)

寒门贵医 林小七 1870 字 3个月前

虽不至于跳到郡守,但最起码也不会待在云安县这种穷乡僻壤。

说不定能到江南富硕之地当县令。

倒是彻底剿灭云安县境内的土匪,这绝对是大功一件。

上头每年都下派剿匪任务,不过是拿几个土匪装装样子,真正的土匪,却一个也没杀。

而他在任期间,土匪尽数剿灭。

有这种天降奇功,他还真有望能混个郡守。

比两万五千两银子的功效不知道高出多少倍呢。

就是不知道赵平剿匪获得的好处会不会分自己一些?

不过也不用太过担心。

他赵平虽是品酒官,但无任何实权。

在云安县这一亩三分地,他仍旧要看自己脸色行事。

胆敢不分,自己有的是办法拿捏他。

至于他跟土匪之间来往的信件,黄丰年自然而然的忽略。

土匪又不是傻子,何况自己还特意叮嘱过他们,看完信件立刻烧毁。

赵平肯定拿不到那种机密。

沉吟一二,他才冲着卫竹道:“卫县丞,这件事情你知我知就行了,不用到处宣扬。”

“身为县令,剿匪本就是本官义不容辞的责任,本官只不过是做了分内之事,没有什么可炫耀的。”

懂了。

这是让我为他炫耀呢。

卫竹心领神会。

点点头,转身离开。

黄丰年洗了把脸,也去了衙门。

希望有老百姓前来告状吧,到时候自己把光辉事迹一摆,树立榜样,让他们顶礼膜拜。

然而让黄丰年失望了,今天没有人告状。

不但今天没有,最近这段时间也没有。

土匪发起提高安民费的通知后,所有云安县的老百姓都在忙碌着筹备粮食,哪有时间去闹事啊。

没人闹事,自然也就不需要升堂。

但堂外却聚拢了很多老百姓。

一个个看向黄丰年都觉得这老头今天特别精神,甚至身上还散发着某种光芒,显得很是神圣。

不断夸赞黄丰年是百年难得一见的父母官。

是上天派过来拯救云安县受苦受难百姓的活神仙。

把黄丰年美的差点冒鼻涕泡。

张合身为衙役班头,也得到了土匪被剿灭的消息。

当初他还不相信。

可听的多了,不由得他不信。

只是心中仍旧疑惑。

说赵先生剿匪他还能勉强接受,毕竟土匪提高安民费到五成,严重影响了赵先生的酿酒计划。

可赵先生身边并没有多少人手,哪能同时剿灭三波土匪呢?

不过赵先生是神仙一般的人物,连困扰历史多年的难题瘟疫都能攻克,想来对付土匪,也有神仙一般的手段。

但这些都是赵先生的功劳。

跟黄丰年这个狗县令又有什么关系呢?

张合看着黄丰年那得意忘形的姿态,恨不得一水火棍敲死他。

“今日没人告状,足见我们云安县四海升平,一片祥和,本官甚感欣慰。”

黄丰年等了一炷香的时间,也没人告状。

觉得没意思,只能自言自语道:“也是,土匪被本官命人剿灭,以后的云安县再也不会出现安民费了。”

“大家的生活也能得到提升。”

“做到人人都能吃饱饭,冬天都有棉衣御寒。”

“生病了,也能有钱看病。”

“子孙后代也都有进入学堂的机会。”

“本官相信,只要咱们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肯定能让云安县越来越好。”

“好,县老爷说的太好了。”

听到黄丰年自吹自擂的呼吁,周围一片叫好。

“我就说吧,县太爷是最好的父母官,最体恤咱们苦难的老百姓。”

“赵先生剿匪肯定是受了县太爷的指派,果真不假。”

“县太爷英明。”

“给县太爷磕头。”

然而就在此时,外面鼓声响起,有人告状。

黄丰年脸上的笑容更浓。

有人告状好,他也能趁着这次机会,多宣传一下自己剿匪的功绩,加深老百姓的印象。

这样等上面派来钦差大臣调查之时,老百姓也能多为他美言。

随着人群散开,状告之人走到了公堂。

正是赵平。

“赵先生?”

看到是赵平,黄丰年震惊了,“你要告状。”

“不错。”

“状告何人?”

“云安县县令黄丰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