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江南造船厂(2 / 2)

家祖左宗棠 白社桑落 1906 字 3个月前

“修平!”刚进办公室,陈兆翱就站起来跟左念微握了握手。

“此次前来,本想着先来先生这里的,却不料被杜业尔监造半路给拦了过去,这才来晚了,请勿见怪!”左念微与陈兆翱握了握手。

“哪里哪里,修平你太客气了。”陈兆翱与左念微坐到了椅子上,摆了摆手。

左念微与陈兆翱寒暄1阵子之后,话题就渐渐来到了锅炉制造和舰船上。

“先生,如今船厂已经到了何种地步?可以开始建造军舰了吗?”

“目前旧船坞的改造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了……”陈兆翱刚开口说了半句话,就好像是想起来了什么,“哦,对了,旧船坞现在叫做‘江滨船坞’,新建的1号船坞叫做‘浦江船坞’”

陈兆翱对船坞名称做了1个补充,随后继续说道:“江滨船坞经过扩建和开掘,理论上能够建造3000吨以下的船只,但在实测中,超过2500吨的军舰的建造工作就不能够高效的进行,还需要进1步的开掘。”

“按照目前的计划,待下个月船坞正式竣工以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建造来自粤洋以及南洋航运公司的订单了。”陈兆翱谈到这里显然是有点激动的。

作为1个在船政摸爬滚打了近2十年的人,陈兆翱早已经不是1个单纯的工程师了。

陈兆翱很清楚,船厂不可能只靠拨款,那样1定是活不下去的,必需要有1定的赚钱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给自己续上命。

“哦……粤洋的订单,粤洋那边怎么说?”左念微沉吟了1下,开口问道。

粤洋之前从南洋这边花钱领走了开济、镜清和超武艘铁肋木壳巡洋舰,同时左念微又附赠了两艘炮舰和兵商两用船,即艺新和万年清,用以换取在两广经商和实业的便利。

但左念微对于粤洋的海军计划还不太了解,正好从造船厂这边获得1点信息,了解了解张之洞的“雄心壮志”。

如今海防和洋务办的火热,那场中法战争功不可没,这次可以说北洋、南洋和粤洋都参加了。

只不过3方扮演的角色各不相同,南洋自然不必说了,福建负责挨打,大半个船政水师直接被1锅端,要不是左念微及时派人控制闽江炮台,那船政的损失只会更惨烈。

北洋在这次战争中则贡献了两个名场面,1个是张佩纶躲后山,1个是李鸿章签了1个条约。

这个条约好像没卖国,卖国了吗?

如卖!

当然,北洋也不是完全没出力,至少他们北上安定了朝鲜。

而粤洋也出了不少的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老将冯子材就是张之洞举荐的。

但另1方面,广东水师的表现就很让张之洞担忧。

当时,法国远东舰队1直在广东海域1带活动,但由于当时的广东水师力量实在太过弱小,根本不可能出海迎敌,只能龟缩在港口内依靠炮台的保护。

偏偏法国舰队也看不上实力弱小的广东水师,只留下几艘军舰作为监视后遍北上福建、浙江1带。

张之洞的行事作风非常有传统儒生的味道,也不愧在朝中被称为“牛角清流”。

张之洞为人既想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偏偏对洋务缺乏足够认知,导致后面办的洋务企业大多有好大喜功的风格。

筹办海防,建立起1支有规模的舰队,所产生的影响似乎最能满足他的愿望。

对于张之洞的野心,左念微也了解1些。

前段时间,张之洞对近代海军事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张罗起开船厂、建学堂、造军舰等各项举措,连连来船政要人要机器,同时也联系外国商人,购买机器。

这其中又被洋人骗去多少钱,那左念微就不得而知了,但总体上应该不多。

毕竟两广的财政就摆在那里,就算是有朝廷的支持,粤洋能支配的,也就只有89十万两。

这89十万两,张之洞目前已经花了大半购买战舰,又要筹建广东水6师学堂(黄埔军校前身),改造黄埔造船厂。

他手上想必是没有多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