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界域辛密,万年劫数(2 / 2)

    公孙产笑了笑,没有多言,而是起身向通玄殿走去。

    郑国的皇宫修的堂皇大气,威严万分。

    皇宫之下,是三条五阶灵脉汇聚,因此皇宫中的灵气格外充足,连带整个郑都都受益颇多。

    郑国朝堂之上,官员是否受皇帝重视,就看其是在皇宫之中办公还是在皇宫之外办公,其家在皇宫边上,还是在远处。

    到了通玄殿,公孙产见到了当今的郑国皇帝,金丹真人郑荼。

    “宰相因何而来啊?”

    郑荼结束了一次修行,睁开眼睛看向公孙产。

    公孙产笑道:“陛下,下面送上来一份功法,臣觉得有些意思。”

    “哦?一份什么功法?”郑荼也有些好奇。

    能让公孙产这位当朝宰相都说有意思的,必然来历不凡。

    果然不出郑荼所料,只听公孙产说道:“那是一份来自楚国麻家的功法。”

    “嗯?!”郑荼眼中闪过一丝精芒,随后看向身侧的一个侍者。

    那侍者立刻退下,没多久,就捧回一块玉简来。

    郑荼拿起玉简感应一番后,有些索然无味:“不过是一份直指紫府的麻家功法罢了。”

    说着,郑荼又看向公孙产:“这功法,来自何处?”

    公孙产笑着将知道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郑荼越听越是眼睛发亮:“朕记得,数月前在楚国的暗间传来消息,说楚国麻家陨落了一尊金丹真人,还有四位紫府。”

    “根据打探,是两个紫府境的年轻修士所为。”

    “眼下麻家的功法突然出现在我郑国,结合之前的消息,这岂不是说那两个年轻人此时就在我郑国?”

    公孙产说道:“陛下的想法正是臣的想法。”

    “臣询问了下面,据说那江姓修士就是数月前突然出现在平原县的,而且当时似乎身受重伤,被平原县的姜德文所救。”

    “随后他一直在平原县养到前些时日才彻底好转,其离开前把这功法留给了平原县的姜德文,说是了断因果。”

    郑荼深吸了口气,缓缓说道:“以紫府之境逆伐金丹,若是真是那天骄,郑国决不可任由其离去。”

    “先前,朕听闻在北方的齐国,有天骄出青州。筑基便可斩紫府,短短两年开辟紫府,又可逆伐金丹。”

    “朕一直思索,为何我郑国不曾有此等天骄出现,壮我郑国国运。”

    “眼下又有这等天骄出世,我郑国不可错过了。”

    公孙产问道:“陛下的意思是”

    郑荼说道:“自然是要留下那位天骄。”

    “如今已经是山河历三万九千八百三十五年了”

    很多事,公孙产这些人不知道。

    甚至说,整个郑国,乃至整个东域大洲,绝大多数也不过是庸庸碌碌,哪怕有修为在身亦不过在泥沼之中挣扎。

    郑荼却是清楚,他们郑家的老祖宗曾言,山河大界的局势一直在变幻。

    相传,在近四万年前,山河大界还不是用眼下的历法。

    如今的历法乃至这个元会之初才定下的。

    一元会十二万九千六百载,元会之末,会有元会大劫,到时天翻地覆,整个山河大界都将迎来洗牌。

    如今山河大界的道宗圣地,都是渡过上个元会大劫的真君所建立。

    而定下如今历法的,也是那些高高在上俯瞰整个山河大界的那些真君们。

    虽说元会大劫距离郑国很远,但每万年就要出现一次的万年劫数却距离郑国很近。

    这些动荡对有着上三境坐镇的大宗大派,万载王朝来说不过是寻常波折。

    对有着真君坐镇的道宗圣地来言,更是和风细雨。

    可对他们这些没有上三境的小国小派来说,却无异于是伤筋动骨乃至有可能迎来灭顶之祸。

    还有一百多年,第四个万年劫数就要来了。

    郑荼这些年励精图治,求的就是郑国多出天骄人才,让郑国的传承不至于出现问题。

    能否渡过劫数,自然是要看那些大人物们。

    可每多一个天骄人物,郑国的延续传承就多一分保障,这是他这个皇帝的责任。

    随着万年劫数逼近,似乎郑国各地都有英杰涌现,但就是没有足够惊人的天骄。

    眼下这个出现在郑国的天骄,郑荼不愿更不可能错过。

    “爱卿,这位天骄,必须要留在我们郑国!”

      第二更!

        我敢在十二点前更新出来了!

        好耶,可以吃饭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