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山河界秘,天命劫数(为兄弟们的月(2 / 2)

    真人们更是道心动荡,个个闭关了许久,出关后真人们经过商讨一致认定道宗的模式需要改变。

    后面道宗就改了规矩,不再任由真人们随心所欲的去收弟子,而是改为千年一次广开山门,设下道道关卡,过关者即可拜入蓬莱。

    而蓬莱真正的发展,也是在第二个万年间开始的。

    千年招收一批天骄,真人们各自传教演法,虽说没有言传身教那么好,但对道宗来说却格外合适。

    因此第二个万年间,道宗的弟子们行走山河大界,乃至他界,让蓬莱名扬界宇。

    然而第二个万年劫数到来时,北域大洲的妖族出了气运所钟之人,妖族开始席卷洲陆,意图争夺天地气运。

    三大道宗的弟子入世历劫,与妖族鏖战,真人们也随之下场,后面是真君下场,到了最后,三大道宗的道君都亲自下场。

    万年劫数过去,妖族不再争夺山河大界的主角,退回北域大洲,而蓬莱、青华、天河三大道宗分立一方洲陆。

    彼时的山河大界,还是四方陆洲分立一方,与四海对应。

    然而第三个万年时,释家大天龙寺、大金禅寺进入山河大界。

    进入山河大界的这两家,是另一方佛门大界的道统之争中的失败者。

    原本玄门是不愿意释家融入山河大界,但这两家不仅是自己来的,还带来了一方陆洲和亿万生灵。

    多一方陆洲和亿万生灵对山河大界来说无疑是好事,有利山河大界的擢升和气运。

    因此两家与玄门约定,融入山河大界后独居西方大洲。

    自此山河大界形成五方大洲的格局,玄门占据东、南、中三方陆洲,释家占据西方陆洲,妖族盘踞北方陆洲。

    而第三个万年劫数,便是那方佛门大界与山河大界的争斗。

    在这一劫数里,大天龙寺与大金禅寺的一尊阿罗汉和一尊菩萨陨落,为释家在山河大界挣下了气运。

    上三境,炼虚、合体、大乘。

    大乘者,玄门曰道君,释家因修业不同称阿罗汉或是菩萨。

    第三个万年劫数过去后,道宗再次几经思索,又做出了改变。

    从千年招收一批弟子,改为五百年招收一批弟子。

    直到近几百年,改为百年招收一次弟子。

    同时从允许弟子一直在道宗之中结丹再外出变成鼓励弟子筑基之后就游历四方,磨砺道心,再回宗门结丹。

    道宗的弟子越来越多,有足够多的门人为道宗奔走,也就有了如今繁荣昌盛的蓬莱。

    每一位金丹真人,都可以为道宗增强一份底蕴。

    若是能出现一尊上品金丹,那道宗的气运也会跟着增长。

    而历经三次万年劫数,道宗的真君们发现,每临近万年劫数时,天地间总有气运所钟之人出现。

    这些人每块陆洲都会出现那么几个。

    他们福缘深厚,往往能逢凶化吉,机缘更是数不胜数,行事无往而不利,能以极短时间修行到一个极高的境界。

    这些人,就是天命之人,其存在的意义,就是应山河大界的需求,来推动万年劫数。

    或是开辟劫数,或是结束劫数,在劫数没有消散之前,这些人就比蜚蠊还难杀。

    对于道宗来说,与其放任这些人在外面搞风搞雨,不如将其纳入道宗,为道宗所用。

    这也是为何这几百年间道宗每百年就招收一批弟子的原因,为的就是广撒网,争取能收到几个应劫之子。

    显然江生在道宗的真人们眼里,有点应劫之子的味道。

    御风来到登天阶前,江生并没有飞上去,而是拾阶而上。

    再一次踏上这登天阶,江生的心境也全然不同。

    第一次踏上登天阶时,江生还是一个练气初期的少年,一直生长在员峤。

    自幼听着蓬莱的故事长大,加之抚养自己的也是蓬莱弟子,因此江生对蓬莱总有种格外的情愫。

    当时踩在登天阶上时,江生是激动且忐忑的。

    而如今的江生,并没有忐忑,更无激动,内心之中平静如水,神情更是无比的淡然。

    一步一步拾阶而上,望着那直入云端的天门,江生的心境格外平和。

    匆匆回到蓬莱,渴望结丹的那种急迫感也消失无踪。

    行至云端天台之上,看着那盘坐在天门之下的女修,江生再次行礼:“道清长老。”

    头戴莲花冠,身披广袖流云袍的女修缓缓睁开眼,看到江生时,眼中多了一丝赞赏:“不错。”

    说罢,道清打出一道法力。

    天门石柱旋转间,那两条盘踞石柱上的蟠龙换了个身形,而天门之上的光晕也更为清澈。

    江生神情无比坦然,信步走入光晕。

    一步踏出,天翻地覆,蓬莱胜景,现于眼前。

      这是兄弟们的月票支持加更。

        感谢兄弟们的月票,万分感谢。

        PS:江生不是应劫之子,大伙可以猜猜谁是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