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昔年带头大哥,今日少林方丈!(2 / 2)

    虚竹恭敬道:“回禀方丈,弟子法号虚竹!”

    “傻孩子,你还叫什么方丈,他便是你爹啊!”

    见到虚竹依旧称呼玄慈为方丈,叶二娘明白玄慈已经有心想要认下虚竹,便心中一酸提醒道。

    “爹……”

    虚竹眼中满是诧异、惊骇之色,甚至向后退出了半步。

    玄慈方丈见状,忽然长叹一声,道:“善哉,善哉!既造业因,便有业果。虚竹,你且过来!”

    直至叶二娘推了推虚竹一下后,他这才回过神来道:“你便是我爹?”

    “不错,我便是你爹!”

    玄慈道。

    得到了玄慈的确认,虚竹沉默片刻后这才走到方丈身前屈膝跪下。

    玄慈向他端相良久,伸手轻轻抚摸他的头顶,脸上充满温柔慈爱,说道:“你在寺中长达十九年,我竟始终不知你便是我的儿子!”

    这一刻的玄慈,好似放下所有束缚,语气中竟也变得无形轻松起来。

    “慕容公子,你今日特地不远千里造访少林,想必不仅仅只是为了此事吧?”

    伸出手抚摸了虚竹身形许久,玄慈突然抬起头,看向了一旁慕容复道。

    慕容复微微一笑道:“玄慈大师,实不相瞒,今日我前来贵寺,是为了二十多年前一桩旧案!”

    “二十多年前一桩旧案?”

    玄慈语气已经变得凝重。

    “不错,便是当年的雁门关之役!”

    说到此处,慕容复语气也同样变得严肃。

    玄慈听到“雁门关一役”时,脸上忽地闪过了一片奇异的神情,似乎又兴奋,又恐惧,又是惨不忍睹,最后则是一片慈悲和怜悯,叹道:““杀孽太重,杀孽太重!此事言之有愧。慕容公子,此事已二十多年前的旧事,何以今日重提?”

    玄慈似是不愿意重提旧事。

    “玄慈大师,家父当年假传消息,导致酿成了昔年雁门一役的惨案,慕容复今日登门拜访,实则是有谢罪之意!”

    慕容复摇摇头道。

    “看来老衲的确错怪慕容公子了,你与令尊为人行事的确不同!”

    听到慕容复语气诚挚,玄慈不由感叹道,明白自己错怪了好人。

    但接下来玄慈还是摇头道:“冤家宜解不宜结,何必旧事重提?昔年故人已去,依老衲之见,此事不必再提了!”

    “玄慈大师,怜及家父声名,晚辈不胜感激,但大师或许有所不知,家父如今尚在人世。”

    见到玄慈至此依旧顾念当年旧情,慕容复心中暗叹一声,缓缓如实道。

    “原来慕容先生如今尚在人世,这可真是一桩喜事!”

    玄慈闻言,先是眼露异色,随即语气淡淡道。

    看样子他对于慕容博尚在人世之事早已有所猜测,只是一直顾念旧情,不曾主动拆穿。

    慕容复道:“大师性情豁达,晚辈佩服!”

    “老衲已经触犯佛门清规,早已是戴罪之身,不值得你来佩服!”

    然而听闻慕容复所言,玄慈却是叹息道。

    慕容复闻言轻轻摇头道:“当年种种,皆源于雁门关一役酿成的苦果,大师不必自责!”

    说完这些,慕容复旋即目光又落到叶二娘母子身上,缓缓道:“当年家父假传消息,导致大师错杀好人,中原武林群豪因此死伤惨重,晚辈甚为惭愧!”

    “但冤家宜解不宜结,晚辈今日只得斗胆登门请求大师原谅!”

    慕容复话落,便极为恭敬朝着玄慈行起了大礼。

    玄慈摇摇头道:“此事乃是昔年慕容先生所为,与慕容公子何干,慕容公子不必道歉!”

    “大师有所不知,慕容家乃是昔年大燕皇室之后,家父为谋复国走火入魔,这才接连做下一件件错事,晚辈不久前才得知家父这些年一直藏身于贵寺藏经阁内!”

    说道此处,慕容复不由苦笑。

    “大燕皇室?藏经阁?”

    听到此处,饶是玄慈早有预料,也不禁微微变色。

    玄慈神色一正,道:“慕容公子,莫非见过慕容先生?”

    慕容复道:“去年擂鼓山一役,曾有名神秘人在后相助,我心生好奇追了上去,发现他才是家父,但他却不愿与我相认。事后我派遣人手,在江湖中搜索家父下落,这才发现他这些年来一直藏身于贵寺藏经阁。”

    “原来姑苏慕容氏竟然是帝王之裔,难怪慕容先生当年会假传消息了,难怪他又会假死藏身少林之内……”

    听到此处,玄慈不由喃喃自语道。

    时值此刻。玄慈已经瞬间明白当年慕容博的所作所为。

    至于对他藏身于藏金阁的举动,玄慈并不意外。

    慕容复道:“家父为求复国已经成了执念,为此他当年酿下大错,如今又潜入贵寺盗取武学,晚辈得知后,唯恐他日后再做下错事,只得先上少林向大师请罪!”

    “慕容公子有心了!”

    听到此处,玄慈不由叹息一声,但看向慕容复眼神,却隐隐有些复杂。

    须知今日慕容家的势力,可称得上庞然大物了,以他麾下遍布各地的镖局分舵,全然可以一夜间揭竿而起。

    “大师或许好奇,为什么我会主动坦然相告,以慕容家如今的势力,定然可以做到割据一方!”

    见到玄慈眼神复杂,慕容复并不为意,反而继续坦诚道。

    “不错,老衲的确心生疑惑!”

    玄慈点点头道。

    “我与家父想法不同,复国之念在我心中并非处于首位,倘若大宋无道,我便会顺势揭竿而起光复昔年大燕,但如今国泰民安,我不愿这样做!”

    迎着玄慈的目光,慕容复缓缓道。

    见到慕容复眼神丝毫不躲闪,语气不似作伪,玄慈心中不由有些感慨,道:“慕容公子能有此念,乃是天下黎民之福!”

    慕容复闻言,不禁轻轻摇头,道:“家父犯下大错,晚辈不过尽力弥补,如何值得大师称赞!”

    明白玄慈还是不明白慕容博昔年之举,到底酿成了何等大错,影响牵连到多少人。

    而眼下慕容复还需解决一件事……

    想及此处关节,慕容复旋即问道:“不知大师可曾记得萧远山?”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