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庞大的暗势力(2 / 2)

    这些东西,我们总是需要想办法运出来卖掉,才能补回亏空。

    因此,约翰·纳什库就用一些办法,将关卡人员变成了一条船上的伙伴,从而建立起安全货运通道,以保障我们的这些紧俏商品顺利出境。”

    李唐听完,颇有些瞠目结舌的感觉。

    暗基金名下的产业,竟然会靠着阿美瑞肯的产业政策,在墨国经营得风生水起。

    虽然这有顺应时势的原因,但是约翰·纳什库的能力毋庸置疑。

    只不过如此一来,暗基金的产业规模恐怕也超出自己的想象了。

    “零号,把暗基金名下产业规模情况给我汇报一下。”

    零号道:“是,院长。截止到今天下午5点,暗基金拥有的总资产市值为8323亿叨乐……”

    “多少?八千多亿叨乐?怎么可能那么多?我怎么不知道?”

    李唐顿时炸毛了,这才多久啊?抢钱也没那么快啊!

    即使有零号在其中帮助,但是当资金大到某个数字后,就容易被金融大鳄发现。

    这也是零号一直耗费算力,进行各种分解拆分工作的原因。

    更何况这其中还将足足270亿叨乐的资产,安全地转到明基金泽华资本名下。

    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短短不足两个月时间,剩下的资产还能持续膨胀到八千多亿呢?

    现在泽华资本的总资产才刚刚过千亿叨乐,这已经是飞一般的速度。

    零号的声音响起:“院长,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飞跃性成长,得益于两件事。

    其一,为了更方便将资产转到泽华资本名下,我们从比特币及相关衍生品市场上,进行了几次大规模操作。

    不仅安全地转移了资产,还利用这几次风波,让资产实现了巨幅增长。

    不过也因此使得暗基金旗下的孙孙孙公司,即KK基金名下的几个账户目标过大,现在还在缓慢分流中。

    好在因为是比特币等数字金融资产,后续无论怎么转移,阿美瑞肯的那些金融大鳄都很难追踪到最终资产账户。

    其二,之前阿美瑞肯大鳄们为了收割,加上持续加息政策,一些中小银行因此撑不住倒闭。

    约翰·纳什库因缘际会买到一家小银行,然后发现通过这家银行,我们更容易隐蔽地处理资产转移、出售等业务。

    如今那边采取高利率政策,这不仅拉高了通胀率,也让很多中小企业难以承受高额的利息,最终倒闭。

    小银行也会因此受到连累,进入到资本金不足以应对周转的状态。

    我们索性就用不同的基金收购多家超微小银行,间接就得到了一批企业。

    这些企业很多都是实际价值高,但被一些债务拖垮了。

    从而使得资产迅速暴涨,其实这种方式才是阿美瑞肯那些大鳄们迅速成长的关键因素。

    墨国那些工厂在此之前,其实都是没人要的货色。

    被我们收购后,通过从我们这边转移相应技术和产能才盘活过来。

    也正好碰上阿美瑞肯鼓励从墨国大肆采购,加上约翰·纳什库的一些关系。

    我们获得大量订单,从而迅速成长起来。

    不仅是墨国,我们在东部欧洲、东南亚等地也通过这家银行的扩张,收割到不少企业。

    所有这些情况,每天都有汇总在给您的日报中。

    但是前阵子您全身心地投入在打造【掠夺者】一事上,商业部分的事情,您都略过没看。”

    李唐听完,总算放下心来,刚才某一刹那,他还以为零号失控了呢,原来是自己过于专注研究,或者说有些偷懒才忽略了。

    “不对啊,工厂收购、改造、扩产,墨国那种环境下,能达到这样的速度吗?”

    零号道:“您大概又忘了,当时我向您提到墨国一家工厂已经转到泽华资本名下,正好是机械制造类企业。

    您说,就让它负责在海外生产一批精度略高于西方机床的工业母机,用以抢占它们的市场份额。

    因此,这家工厂为那些暗基金名下的工厂供应了大量的智能机床设备,让它们的产线效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我为此已经付出12%的算力。”

    听到零号的解释,李唐终于明白,原来暗基金旗下发展的暗势力居然已经庞大到如此程度。

    “等等,这些工厂竟然耗费你12%的算力?”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