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金银矿引发的货币血案(2 / 2)

    底下众人互相看了看彼此,要么果断点头,要么不置可否,听不听都可以。

    如嬴政、刘彻等人,都是很想听听看的,他们刚才沟通一番后,已经从朱元璋那里得知了大明的宋慎同样认为倭国有好东西,都是习惯开疆拓土的皇帝,没道理不听。

    而张良和李世民等贞观五人组就比较随意了,汉初和唐初都正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就算知道倭国有好东西,短期内他们也不可能真的着手去打,这步子太大了是真容易扯着蛋的。

    见状,宋慎大概也猜到了他们的想法。

    他思索片刻,打开了投影仪,在上面投影出来了一张图。

    ——日本全境金银矿产分布图。

    “倭国这个地方,虽然地方不大、地震不少、矿产不多,但是它有一个优点,就是金银矿产丰富。”

    “金银,大家应该都知道是什么东西吧,我还需要多说吗?”

    两句话,让十一个男人为你破防。

    正如没有皇帝不爱高产作物,也没有一个皇帝会不喜欢金银矿藏,哪怕他们所在的朝代并没有将金银作为通用货币。这不是不想,是因为没那么多贵金属可以用,实际上哪怕在使用半两钱的秦朝,金银制品也是很值钱的。

    宋慎现在很明显地感觉到,下面那十一个男人的眼神都特么快能把自己生吞了!

    “咳咳咳。”

    他咳嗽两声缓解尴尬:

    “我知道啊,直到明朝,银子才开始大量作为通用货币使用,但是……”

    朱元璋豁然起身暴喝一句:

    “等等!”

    “咱大明啥时候使银子了?先生你是不是搞错了,咱前些年明明就已经开始给官员们发宝钞,还让百姓们拿着家中金银铜钱来换宝钞使了啊,怎么会用银子?”

    宋慎愣了一下。

    然后笑出了声音。

    “哦哦哦,朱元璋同学你先别激动,你那个宝钞确实是有点说头的,我等会儿会给大家讲,让大家引以为戒,你坐下坐下。”

    朱元璋:?

    还引以为戒?

    咱做什么了就要引以为戒了,这宝钞不是挺好的吗?!

    他满脑子都是问号,满肚子都是不爽,但毕竟宋慎发话了,这会儿为了避免违反课堂纪律也只能慢慢坐下来。

    “既然朱元璋同学提起来了,那咱们今天就讲一讲货币史吧。”

    宋慎敲了敲桌子,笑道:

    “我国的货币历史悠久,几乎等同于我们国家的历史。在最初,最原始的部落里,人们并不使用货币交易,而是以物易物,而后来以物易物产生了一个问题,就是有些物品自己并不需要,而需要的物品又得用别的东西去换,所以货币这个概念就出现了。”

    “在商朝,人们使用贝类当做货币,但当货物交换量变大,自然产生的贝类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所以商朝人便用铜仿制贝壳,这就是最初的铜币。”

    “从商朝铜币出现,直到战国结束,铜币的花式各种各样,赵国铲币、齐国刀币、秦国圆方孔钱等等,比较著名的应该是楚国的蚁鼻钱,但等到秦始皇一统六国后,我国货币就开始转变为固定模式,也就是那句‘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让秦半两钱在全国范围内通用了。”

    “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转折点,就是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转变,秦国功不可没。”

    说到这里,宋慎顿了顿。

    底下的嬴政虽然平时喜怒不形于色,但在课堂上当着一堆皇帝的面被夸,他嘴角还是不由得微微上翘了33.3度。

    宋慎喝了口水,喘了口气,才继续道:

    “到了汉初,皇帝听任各郡国自行铸造钱币,汉文帝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于是盗铸如云而起。这既造成了货币市场混乱,又让豪商富贾掌握了铸币权,影响非常恶劣。直到汉武帝刘彻收回了郡国铸币权,改由中央印制五铢钱,才让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的法定货币。”

    “汉武帝的这个决策,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也是一次相当重要的演变,非常正确。”

    刘彻的嘴角也忍不住翘起了44.4度,完全与旁边的嬴政共情。

    谁不喜欢被夸?如果不喜欢,那就是没有夸到位,俗称马屁拍到马蹄上了。

    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最大的肯定莫过于对其功绩和决策正确性的肯定,宋慎这一夸,俩人都恨不得飘飘然上天!

    但在场众人中,有一个人的脸极其的黑。

    朱元璋死活就是没想通——分明大家都对这钱币进行了改良,凭啥到了嬴政和刘彻那儿就是夸夸夸,到自己的大明宝钞就要引以为戒了?这他娘的合理吗,啊?!

    朱元璋不高兴,朱元璋想掀桌子,但是朱元璋不敢说。

    他揣着手满脑袋冒烟,只等着宋慎讲到自己这部分。

    “……到了隋唐年间,这货币又有改动。”

    宋慎接着说:

    “秦汉以来所铸钱币,都在钱文标明了重量,像刚才咱们说的秦半两钱、汉五铢钱等,都是如此,而到唐朝,唐高祖李渊废除了轻重不一的历代钱币,转而以‘开辟新元’之意,铸造了开元通宝,这是我国最早的不计重量的通宝钱币,也是一次很重要的突破。”

    李世民摸了摸鼻子,遮住自己嘴角55.5度的笑容。

    虽然这不是他的功劳,是他父亲在武德四年做的事情,但当年身为秦王,李世民也有参与开元通宝的议事,加上又是自己亲爹做的,李二陛下不管怎么说都能与有荣焉。

    总之,不比秦皇汉武差就完事儿了!

    “不是,先生。”

    朱元璋实在是有点憋不住火了,举手起身:

    “您倒是说说咱那大明宝钞到底有啥问题啊?前面都是夸,可就算大明宝钞有问题,咱也是沿用了宋元的玩意儿,您要说也得说宋元的不是,怎么能说咱这儿要引以为戒呢?”

    宋慎点了点头:

    “是啊,都得骂,但你最该骂。”

    “你自己没经历过元末乱世物价飞涨的年代吗?你怎么就没想想,元朝东西那么贵,或许就跟他们大量发行纸钞有关系呢?”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