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金山银矿,干他娘的!(2 / 2)

    宋慎:……

    宋慎解决个屁。

    他对底下的争端充耳不闻,喝了口水,道:

    “好了,有关纸钞的问题说过了,咱们回到最开始说的事情上来。”

    “倭国地方不大,金银矿藏却不少。”

    “其实我们国家的金银矿也挺多的,但主要问题是我们这儿幅员辽阔,说好听点是地大物博,说难听点,几个金银矿之间隔了千八百里,开发其实挺麻烦的。”

    “而倭国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在后世,世界上存在几百个国家,但倭国就这么一丁点大,银矿储藏量却排到了第六名,这什么概念?遍地都是啊!”

    “往后明朝甚至给倭国群岛取了个名字,叫做银群岛,足以见得这上面有多少银子了。16世纪往后四百多年,倭国的石见银山一度是全世界最大的银矿,鼎盛时期,它的银产量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

    宋慎重新指着自己投影出来的矿产图:

    “至于金矿,来,北海道的鸿之舞金矿,五六十年累计出产七十吨黄金,一千二百吨白银。”

    “跟大家科普一下,一吨就是两千斤,每个朝代的斤两有差异,大差不差理解一下就行。”

    “还有佐渡金矿,在这儿,佐渡岛,三百年生产了七十八吨黄金,两千多吨白银。”

    “菱刈金矿,鹿儿岛北部,开采了二百五十吨黄金,这还没开采完呢。”

    “我说的只是倭国岛上前三名的金银矿藏,其余的还有,大差不差,这几个最好开采。”

    “所以你们还在争什么争啊?”

    “要真有本事,带人去把倭国这个岛给拿下来,上面的金银铜矿都是你们的,爱挖多少挖多少,想怎么炼就怎么炼,只要手里有了足够的金银,你们想发纸币那不是轻轻松松的吗?”

    “商业这个问题,只要生产力上去了,商业自然也会开始发展,不管遏制不遏制都会有的,所以不要想着怎么把它按死,顺势而为好好利用,比如让商人们按照收入比例交税,收入越高税收越高,那他们跟朝廷不是互利共赢吗?”

    说了这么长一串话,宋慎好歹是说完了,咕噜噜端起保温杯就开始往喉咙里灌水。

    他最后说的,让这帮皇帝们去把倭国打下来,当然只是最美好的祝愿而已,他很清楚这帮人只是真实皇帝的投影,空有秦皇汉武的经历和智力,却不能如一个真正的皇帝一样去把那个岛国踏平。

    真正能抱有期待的,还得是现实里的陈国瑞和陈标。

    只要陈家的船队能顺利抵达倭国,将岛上有金银矿的消息带回大明,那么照朱元璋这个抠门家伙的性格必然会直接抄家伙杀过去抢钱。

    从课上这个复刻体就能看出来,老朱早就看倭寇极其不顺眼了,只是考虑到大明才刚立国,打倭国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没必要,所以才会下令加强海禁,先避开了再说。可自己只要让陈国瑞他们告诉老朱,这倭国岛上遍地都是金山银山,那朱元璋不心动才是见鬼了!

    讲台上,宋慎在神游天外畅想大明打去倭国抢金银。

    教室里,所有帝王将相的呼吸都瞬间急促了起来。

    先前宋慎只说倭国岛上有金银矿藏,没有说过具体数字,所以他们没有什么概念,听到后也只是有点心动,但不多。

    可是现在……

    动辄就是几十吨上百吨金子,一两千吨的银子?

    干他娘的,凭什么一个区区岛国上能有那么多的金银?!

    一百吨金子,换算下就是足足二十万斤金子。

    一千吨银子,是二百万斤银子!

    哪怕是粮食他们都没亲眼见过那么多的,更何况是金银?

    财帛何止动人心,嬴政、刘彻、李世民、朱元璋几人的眼珠子都快变成绿的了。

    宋先生果然没有唬人,这金山银山,比起土豆来也是不遑多让的好东西啊!

    “你们干不干?”

    朱元璋已经尽量压低声音了,但大家还是能听出他声音里的兴奋激动和呼哧带喘。

    不过也没人笑他,都是做皇帝的,大哥不说二哥,所有人的眼里都是一样的激动。

    嬴政声音甚至都有点嘶哑了:

    “凭什么不干?徐福那烂怂都能带着童男童女漂过去,朕再组建个船队又有何不可!”

    刘彻看过去,眼冒绿光,活似饿了半月的狼:

    “朱元璋,你们大明的水师是不是挺不错,造船图纸给朕一份怎么样?日后定有重谢!”

    李世民趁机加入:

    “朕当年有派使者去倭国还礼,他们应该有航图,朱元璋你要是能带图纸来,朕找到航图后与你换!”

    朱祁镇默默举起手:

    “朕……我也能找到当年郑和的航图,说不定有更精确的。”

    所有人互相对视。

    此时此刻,什么派系什么勾心斗角,都他娘的抛之脑后了。

    大家满心满眼满脑子都是一个东西——

    金山银矿……必须拿到手!!!

      今日八千字更新已到账,请查收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