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今日,论秦!(2 / 2)

    “但是,这意味着华夏境内的经济政治文化开始统一,在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他们的思想逐渐开始从‘我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人’,变成了‘我们都是一个国家的人’。他们使用同一种语言文字,使用同样的车轮和轨道,使用同样的货币和斤两,而这种文化认同自秦开始,到汉终于完全确立。”

    “千万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点。”

    “还记得我曾经给你们看过的那个地球仪吧?在咱们亚洲隔壁的大陆叫做欧洲,它的面积与我们相差不大,但这一块上足足分布了四十几个国家,使用的语言文字也各不相同,有的国家甚至还没有中原的一个郡一个行省大。”

    “可以说,如果没有秦始皇一统六国,咱们这片土地也很有可能会像欧洲一样,分成大大小小的各个诸侯国,每个地方的方言就是各自的官话,大家不会认为自己是华夏人,顶多就觉得彼此是同源不同支的近亲关系。”

    “而后世所有的大一统王朝,都建立在始皇帝嬴政打下的这个基础上。”

    “作为开创者,秦朝具有首创性,也有非常多值得我们剖析的地方,所以不要觉得论秦无用,从秦开始延伸,咱们能把华夏五千年都给说个遍!”

    宋慎不是个秦吹。

    确切来说,他认为所有的封建王朝都是腐朽的,过时的,没有任何意义复辟的。但是最近备教案看了那么多材料资料,宋慎也意识到,每一个时期都有各自的特殊性,而秦朝无疑是所有大一统王朝中最特殊的一个。

    而如今上了这么多次课,除开出于薅系统资料羊毛扯淡的内容之外,宋慎也逐渐开始想好好上上课。

    本来他选择李世民,选择长孙无忌和房玄龄这些人的时候,就是因为如今的处境不大好,想从他们这群政坛人精身上找点灵感,但宋慎之前光想着如何薅资料如何发展生产力,还是在【偃苗助长】这个里程碑的提醒下,才发觉自己步子可能走的太大,有点扯着蛋了。

    想改变自己如今的处境,最主要的还是得加强对于朝政格局的认知,否则若继续以一个现代人的视角去看大明的洪武朝,宋慎觉得自己大概率没办法逆天改命,反而可能会死得更惨。

    他是这些人的老师,而这些在历朝历代处于食物链最顶层的人,同样也可以教他一点东西。

    整理完思绪,宋慎对教室内的众人平平伸出一只手掌:

    “如果你们有想问的问题,可以先提问。”

    身为大秦的皇帝,嬴政当仁不让地率先举起手。

    得到宋慎点头示意后,他起身,缓缓道:

    “先生,朕想问,若是朕能将天下英才尽收囊中,不论他们原本来自哪里,是哪国人,是贵族还是黔首,如此,大秦能够千秋万世吗?”

    有点出乎意料,但也没有很意外。

    宋慎笑了笑,先压手表示他可以先坐下了,而后才道:

    “就我个人看法而言,不能。”

    “不是说这种做法错了,而是我认为,不论你们如何改进体制,不论有多长远的眼光,都没有任何一个封建王朝可以千秋万世。”

    “接下来,我将会论述我的观点。”

    “首先,商鞅变法后的大秦,放在古今中外整个文明史上都是一个巨大的bug——我的意思是,奇迹。”

    “在一个铁器都尚未普及的年代里,大秦达到了工业革命后才具备的组织力和动员力,秦将这种力量在一统六国的战争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并且让这种活力维持了长达百余年,这本身就可以被称作奇迹了。”

    “就组织力、动员力这方面来说,后世的所有朝代中,几乎只有朱元璋的洪武时期达到了这个水准。其他朝代不是不强,但汉有郡国、唐有门阀、宋有外敌环伺,这些暂时不评价。”

    “不过——嬴政同学,我想伱自己应该也意识到了这种制度的缺陷吧?”

    嬴政面色严肃。

    半晌,他才轻轻颔首,道:

    “大秦以军功进爵激励将士们奋勇杀敌,赏罚分明。他们若在战场上悍勇拼杀,若是能进爵,便可脱离黔首贫寒;即便战死,只要有军功,家中妻儿父母依然能得到好处。”

    “也正是因此,大秦铁骑才能踏遍六国,其余国家的将士没有大秦的军功爵作为目标,自然不可能如秦卒一般奋力搏杀。”

    “但这也有一个很大的坏处,那便是,假若天下一统,如此多的将士便没了去处。没了战争,大秦引以为傲的军功爵便成了空谈,那么多人,连朕也不能保证他们可以安安心心地待在家里种田。”

    宋慎点头。

    “没错,大秦的军功爵制度,就是一架狂奔无止、停不下来的马车,一旦强行勒马,即刻便会车毁人亡。”

    “嬴政同学,你是想问,怎么样才能停下这辆马车吧?”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