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改革,自藩王制始!(2 / 2)

    在得到朱标“放心没事”的眼神示意后,朱棣才总算是松了口气。

    皇子安置,避免藩王造反——

    “标儿,对这次的考试题目,你有何看法?”

    “宋慎也真是的……大家都是一样的,凭什么他当着大家的面给李世民开小灶,咱们老朱家怎么办!”

    “后世那个野猪皮,莫非说的是唐宋元明清,之后的那个清?”

    之前上课的时候,对于始皇帝的问题,他们有过论秦的一节课;有关汉朝的问题,刘彻有张良这个亚圣在,压根不愁跟谁商量;大明没有系统的讲过,但先前的课程中多多少少都有提到过,因为大明毕竟是辅导班里年代最晚的,跟谁都可以做一下对比。

    “老四,都跟你说了不要急,你在这晃来晃去的,我眼睛都快花了。”

    朱标嘴角克制不住地抽了几下。

    万幸。

    埋怨归埋怨,但朱元璋也理解宋慎的做法。

    唯独李唐王朝,在李世民那会儿是天下初定,贞观初期还几次遇到各种天灾人祸,李世民在的时候还能压制住朝廷里的风起云涌,可等他死了,从李治到武则天再到李隆基,虽然大唐一路强大鼎盛节节腾飞,可虚幻的繁荣下隐藏着巨大危机,最终在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中彻底爆发,灰飞烟灭。

    万幸!

    老爹的想法,是关于藩王制的?

    这不是爹自己定下来的规矩么,怎么这会儿又想着要改啊?

    但想想,从后世发生的事情上看,这个藩王制确实不大妥当。

    朱元璋见自己终于彻底勾起了三人的好奇心,便老神在在地摸着胡须,悠然道:

    朱棣一脸“啊你说我吗你真的在问我吗”的表情,难以掩饰自己的愕然。

    真是神仙手段,叫人不得不信!

    他浑身的皮都绷紧了,用担心且询问的目光看向大哥朱标。

    “咱定下藩王制的本意,是想让大明国土之内都有咱朱家人,避免内乱时京城一乱四面皆反,可实际上,一旦皇帝年少,或弱势些、笨些,就会有诸如靖难之役的事情发生。而历史上的老四登基之后也同朱允炆一样削藩了,在此之后,大明的藩王就彻彻底底成了草包废物。”

    “你小子给咱记清楚了,现在伱家王妃肚子里的那孩子,就是你板上钉钉的世子,要是你想让后来的其他孩子越过他去,非但咱不同意,你问问你大哥,他也决不会同意的!”

    父亲是个很奇怪的人,在知道朱允炆往后干的蠢事时或许还只是生气,可当他觉得吕氏以及朱允炆有可能会危害到家人的安全后,他就能狠下心直接动手,不仅让朱允炆胎死腹中,如今吕氏也一直卧床不起,眼瞧着只剩下一口气了。

    “其二,大明藩王世袭罔替,嫡长子可继承父亲的爵位,不削爵,而大清的王爷则是世袭递降,只有很小一部分功勋卓著的铁帽子王才能世袭罔替。”

    既然他说还行……那多半是真的做得挺好。

    “不过,也没错,咱确实有点想法。”

    “虽然我并不知道你们说的那清朝究竟是什么东西,可若以李唐对比,那便是祖传的玄武门继承,谁造反成功皇位就归谁。”

    这可如何是好!

    朱棣心里叫苦不迭。

    “你猜猜?”

    “他们头上除了一个空落落的王爷爵位,什么都没有,纯是被养在府邸里吃喝玩乐的草包,不要说拱卫疆土,到了二百多年后,这些宗室居然发展到了三十多万人,光吃饭不做事!”

    半晌,见父皇并没有开玩笑的意思,朱棣才回过神来,皱眉道:

    “应该不可能用这种法子吧……”

    朱元璋对于其他儿子的要求,跟对朱标是不一样的。

    朱棣不明白,但他大为震撼。

    但喝了两口茶后,朱元璋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瞪眼看向朱棣:

    要是朱标做事,老朱是看啥啥好。可换了其他儿子当皇帝,朱元璋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其实这也是没话找话说,意思意思,看丈夫想不想多说。

    不干政归不干政,但事关自己儿女的安置问题,她好奇好奇,那也是理所应当的,毕竟如今的皇子里头,她怀胎十月辛苦生下来的也不在少数。

    “争斗角逐的赢家或许是当时的最强,或许能更加珍惜这天下,更加勤政,可归根究底,立嫡立长才能服众,更何况,要是朝中党羽林立,各自为政,岂不是都乱了套了!”

    明明以后会造反当皇帝的是自己,挨打的也是自己,这会儿父皇因为一个未出世的孩子就态度缓和,是不是太诡异了?!

    “对了,这事你们后面再说吧,如今还有件正经事要商量。”

    “那清朝同样跟咱们一样,皇子会封王,但区别很大。”

    朱标茫然了一下。

    由此可见……这个制度本身就有问题,只是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去改而已。

    “孩儿猜测……那清朝应当也是如此?”

    “若是弟弟里有人更强,势力更大,好一点的就直接让位,情况坏些可能会导致部落分崩离析,各为其主。”

    “即便唐朝用这种方式得到了几位优秀皇帝,但这其实只是偶然,譬如那唐玄宗,两次宫变都是顺顺利利,最后不也引发了安史之乱?就算是因为他晚年昏聩,但你们提到过这辅导班里还有个刘彻,那也是位长寿的,人家怎么就没晚年昏聩。”

    朱元璋笑了笑。

    难道我生了个神童?

    然后他换了个思路,将思维拓展至所有的北方部落。

    马皇后也在旁边兴致勃勃地看着丈夫。

    众人尽皆沉默。

    虽然父皇这会儿没有发怒,语气很平静……

    但是他总觉得,好像有什么不好的事情,马上就要发生了!

    (本章完)

()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