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逼格满满【6000字】(2 / 2)

重回1980年去享福 二蛇 3543 字 2个月前

但邓昌钱没想到九公除了捐赠排第一,还说出了兜底的话,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逼格一下子就上来了。

虽说今年捐赠的钱不少,需要九公兜底的可能性不大,但有这句承诺跟没有还是不一样的。

邓昌钱点头道:“好的九公,那我回去就把这榜单完整的弄出来,然后张贴到祠堂门口。”

邓世荣叮嘱道:“除了张贴到祠堂的榜单以外,你再另外搞一份捐赠名单放到族里存档,这是我们那耶邓氏团结一心共谋发展的铁证,以后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上。”

邓昌钱连忙道:“九公,我会弄出三份名单,一份张贴到祠堂门口,一份留给族里存档,另一份我自己留着,以防丢失。”

邓世荣嗯了一声,把烟筒放到一边,然后回房间拿了一千块钱出来给邓昌钱。

邓昌钱收了钱,又跟九公闲聊了几句,便回去整理捐资助学榜去了。

……

次日。

完整的捐资助学光荣榜便张贴到了那耶邓氏的祠堂,瞬间就引来了众多族人的围观。

这份完整的榜单一共张贴了四张大红纸,开头便介绍了捐资助学是由族头邓世荣倡导设立的,目的是为了激励族中子弟努力学习,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同时也为邓族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接下来便是村捐赠排行榜与个人捐赠排行榜,拿下村排行榜榜首的,毫无疑问就是那耶村,排第二的是帮坝村,第三是鸡毛岭村,第四是秧地坡村,第五是马村,第六到章村,第七观冲村,第八上高行村,第九梅田村,第十闸肚村。

能排进前十的村,基本都是靠村里的老板撑起来的。

而个人捐赠排行榜,排榜首的自然是邓世荣,捐了1000块钱。

接下来的前十排名,就是之前邓昌钱“汇报”的那个排行,不过是全部往后挪一位而已。

在榜单末尾,还强调了族头邓世荣那句兜底的话,让村民们看了个个都心服口服。

那耶邓氏搞的这个捐资助学可谓是声势浩大,不仅仅姓邓的族人在关注,邦杰大队其他姓氏的村民也在关注,甚至是其他大队也有不少村民在关注着。

如今最终榜单出炉,总捐赠金额高达七千多,让关注着这个榜单的人都暗暗咋舌。

邓姓的族人自然不用多说,一个个都与有荣焉,为族里的表现感到骄傲。

而其他姓氏的人,在谈论到这个事的时候,都露出羡慕的表情,这种事他们也希望自己的族里能搞上一搞,可惜在这个年代想要搞捐资助学,没有一个威望高有能力的族头带领,是很难搞得成的。

就算勉强搞成了,愿意捐赠的族人估计也不多。

在那耶邓氏的捐资助学榜一直占据着十里八乡话题榜榜首的时候,清明节也快到了,新一年的铲山祭祖活动又在博白境域热热烈烈的进行着。

博白境域宗族观念比较强,铲山祭祖活动比很多地方都要重视。

前文就已经说过,博白人春节的时候不回来过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到清明铲山的时候,在外面工作的人除非是实在请不到假,否则十有八九都会赶回来的。

甚至,就连学生上课,遇到祭老祖宗的时候,全班半数以上的学生旷课去参加祭祖也是很常见的事情,就连老师都不会多说什么,基本上碰到这种情况,就让其余的学生自由活动,也是变相的放假了。

在这样的氛围下,邓允泰与张秀萍自然也要赶回来铲山。

……

“好,太好了!”

知道大儿媳又怀孕了,邓世荣当即眉开眼笑。

他毕竟是民国出生的人,对于传宗接代开枝散叶,还是非常重视的,这跟重男轻女没有关系,只要儿媳妇多生几个,不管是孙子还是孙女都无所谓,反正他有五个儿子,正常来说他这一脉是不可能断绝的了。

只要有人继承香火,那就够了!

看到公公高兴,张秀萍笑道:“爸,还有表嫂,她也怀上了,跟我的日期应该是差不多的。”

邓世荣听了自然又连声叫好,他三姐倒是早就当了外婆,但外孙再亲也比不过亲孙,要是阿刘妹能生个儿子,估计三姐不知道会高兴成什么样。

在高兴过后,邓世荣便叮嘱道:“阿萍妹,你这是第二次怀孕了,应该也有经验了,在县城要吃好睡好,平时也要注意不要太劳累,之前在家的时候是怎么做的,你这次也怎么做,知道没有?”

张秀萍点头笑道:“知道了爸爸。”

邓允珍笑着对小冬儿说道:“小冬儿,你很快就有弟弟了,喜不喜欢?”

小冬儿奶声奶气的说道:“喜欢!”

张秀萍笑着接话道:“那小冬儿以后要照顾弟弟哦!”

小冬儿毕竟才一岁四个月,显然还听不懂照顾是什么意思,她眨巴着大眼睛,问道:“妈妈,弟弟呢?”

张秀萍笑盈盈的说道:“弟弟还在妈妈的肚子里呢!”

小冬儿闻言便走过去,伸出小手去摸妈妈的肚子,嘴上喊道:“弟弟,弟弟!”

众人见状都不由得大笑起来。

……

次日。

一家人做好准备后,就拿着工具与祭品去铲山。

远的那几个山,邓世荣照例不让大儿媳去,就留她在家带小冬儿。

由于邓世荣辈分高,他家的家山比起村里其他人家要少一些,只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就把那几个山给铲完了。

下午,在铲父母以及亡妻的时候,由于就在家对面的那座山,所以全家人一起出动,怀孕的大儿媳和小冬儿也都到场。

邓世荣的父母虽然没有合葬,但两个土坟却是连在一起的,在铲山的时候也是一起铲,甚至祭品都是共用的。

在清理完土坟的杂草之后,邓世荣便蹲在父亲的土坟前,说道:“爸,妈,我们又来看你们了,首先跟你们说两个好消息,你们的长孙媳妇又怀孕了,今年咱们家又要添丁了。

还有,大石那孩子去年也结婚了,是我给他做的媒,人是那青大队太平坡村的,性格挺好的一个姑娘,现在也怀孕了,三姐今年也要当奶奶了。

你们要保佑她们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把孩子生下来……”

跟父母念叨了几分钟,把这一年来家里的变化都交待清楚了,邓世荣才招呼儿女儿媳,让他们也讲几句。

最后,拜了三拜,邓世荣便和儿女们收拾好祭品,来到了离得不远的亡妻墓前。

基本又是重复刚才的工作,然后邓世荣也把之前跟父母说的话再次重复了一遍。

而邓允泰也把父亲当了族头的好消息告诉了母亲,虽说族头不是官,但在农村这种地方,族头对于族人的号召力,比大队书记都要强得多,能成为族头的,证明在农村确实是混得相当不错的了。

拜祭完亡妻,一家人便收拾好祭品回家。

……

次日。

邓允泰和张秀萍便坐车上博白,和他们一起上去的,还有邓允珍和小冬儿。

随着清明节的到来,已经持续了好几个月的低温天气,终于开始回暖了,再加上嫂子现在又怀孕了,所以邓允珍便决定带小侄女一起上去,必要的时候可以搭把手。

……

农历二月二十五,这是值得整个那耶村铭记的大日子。

这一天下午,整整二十辆货车排着队驶进了那耶村,其中就包括邓世荣的二外甥卜中石的货车。

这二十辆货车,一共给那耶村运回来了36000株的荔枝树苗,品种都是桂味。

可以说,这次那耶村的全村大采购,把整个新光农场桂味荔枝的树苗都买空了,接下来起码要休养生息个两三年,才能继续往外卖荔枝树苗了。

因为这些荔枝树苗,都是从现成的荔枝树上截枝培育出来的,这都是荔枝树上长得最好的主杆,要是截得多了,会极大的影响到荔枝树的产量,所以必须得休养生息了。

荔枝树苗拉回来了,各家各户便纷纷出动,把属于自己家的那一份荔枝树苗运到自家去年就开垦出来的荔枝山上。

次日一早,全村开始种植桂味荔枝。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在这十里八乡引起了巨大轰动。

别说是外姓的村庄了,就是邓姓所在的其他村庄,除了那耶村以外,其他村庄也只是把果园开垦出来了,或者正在开垦当中,他们现在就算是想种,也没有树苗让他们去种。

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耶村的兄弟种树。

当然,荔枝树他们是赶不上了,但西瓜还是可以的。

于是,在那耶村的人忙着种植荔枝树的时候,其他村已经把果园开垦出来的村民便种起了西瓜。

总之,整个邦杰大队,受邓世荣的影响,今年有一户算一户,全都种上了西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