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邓允嵩,广西理科状元(2 / 2)

重回1980年去享福 二蛇 3793 字 1个月前

抽了几筒烟后,才看到三儿子走过来。

“爸!”

邓允嵩跟父亲打了个招呼,昨晚这一觉睡得可真爽,在没高考完之前,虽然也会有假期,但心中始终绷着一根弦,不像现在高考考完了,就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舒服上下都舒畅不已。

邓世荣嗯了一声,说道:“今天煲了你爱吃的番薯巴(客家话),快进去吃吧!”

“好的,这个我最爱吃了!”

邓允嵩应了一声,进去盛了一碗红薯片糖水,端到门口一边吃一边说道:“爸,我已经估过分了!”

邓世荣扶着烟筒,问道:“考得怎么样?”

邓允嵩笑着说道:“根据我估出来的最保守的分数,上清华都可以说是十拿九稳的了。”

“好!好!好!”

邓世荣闻言眼中一亮,连说了三声好,非常高兴的说道:“等拿到录取通知书,我再在村里给你办一场升学宴。”

他确实开心,两个儿子,一个北大,一个清华,这要是说出来,谁不得高看一眼?

在这个年代,有钱固然好,但单单只是有钱,在某些人的眼里,你同样上不了台面,可若是家里不光有钱,还出了两个清华北大的高材生,那就不一样了!

邓允嵩看到父亲高兴的模样,他自己也同样高兴,虽说按照他平时的成绩,只要正常发挥,上清华北大就没有什么悬念,但平时成绩跟高考成绩,是不能划等号的。

现在大概的估分已经出来,算得上是尘埃落定了,可以像二哥一样进入国内最顶尖的学府深造,这种事情无论搁在谁身上,都会由衷感到高兴的。

很快,邓世荣便在饭店里公布了这个天大的喜讯。

虽说真正的成绩还没有出来,但既然三儿子都说了十拿九稳,那代表他估出来的分数可不止是刚刚上清华线这么简单,肯定是超出了不少分才敢说得这么肯定。

所以,邓世荣也不怕出什么意外。

而听到这个消息,邓允泰同样高兴得合不拢嘴,连声叫好道:“太好了,允衡上了北大,小嵩你现在上清华,咱家清华北大都齐了,真是洪福齐天啊!”

张秀萍同样满脸笑容,开心的说道:“是啊,别人家能出个普通的大学生就已经不得了了,咱家直接出了清华北大两个最顶尖的大学生,还真是老祖宗保佑啊!”

邓允珍拍着三弟的肩膀,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她自己虽然没什么本事,但她的父亲和兄弟有本事,父亲给了她外人难以想象的富贵,而二弟跟三弟一个北大一个清华,也是她以后最大的依靠。

不管是这个年代还是后世,女人在嫁人之后,娘家的兄弟没办法保证她在婆家过得幸不幸福,但娘家的兄弟多,而且又有本事的话,绝对可以保证她在婆家不会受到任何人的欺负。

在博白境域,如果你敢牛逼哄哄的进村打人,那不管是谁对谁错,村里的人都能联合起来把你打到怀疑人生。

因为进村打人这是完全欺负人家村里没人,但凡团结一点的村子都不可能给人这样欺负,所以除非这个村子真的弱爆了,或者你真的强势到可以镇压一条村,否则轻易不要进村打人。

而唯一例外的,就是村里谁家的媳妇被婆家人或者被老公欺负了,人家娘家那边的兄弟就敢直接进村,把人提出来打,只要不打死打残,村里是绝对没人敢出面相帮的。

因此,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娘家兄弟就是出嫁女人最坚强的后盾。

张光宗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赞叹不已的说道:“老板,你这家门真的是太旺了,财神多就算了,连文曲星都有两个,说出去真的能让人羡慕死。”

邓世荣笑得脸上的皱纹都露出来了:“孩子确实争气。”

望子成龙,这是全天下所有父母的共同愿望,孩子有出息对于父母来说,没有比这更让他们高兴的事了。

……

知道三儿子成功考上了清华,一身轻松的邓世荣又开始忙碌起来。

这木菠萝和地菠萝都要花不少的时间去折腾,主要是这两种水果的成熟时间不一样,尤其是木菠萝,成熟期特别长,哪怕是同一棵树,有些果实已经成熟了,但有些果实可能也就拳头大,差距太大了。

倒是龙眼比较省心,只要是同一个品种,种在同一个地方,基本是一起成熟的。

折腾了半个多月,先完成了地菠萝的收购,数量比去年略微少了一点,刚好是1200吨,花了24万。

木菠萝也收购了360吨,花了115200元,后续肯定还要再收购一波。

之前,邓世荣在支付完南宁五岳广场的工程款后,现金就只剩下97万多,好在今年客运公司的分红,他到手216000元,加起来就有119万了。

而他去灵山的新光农场收购了500吨的荔枝,花了整整70万,就只剩下49万了。

如今地菠萝和木菠萝一共花了355200元,他身上的现金就只剩下13万多了。

这个钱,显然是不够拿来收购龙眼了,更何况后续木菠萝还要再收购一些,没钱那肯定是不行的。

好在,永佳超市的生意一直火爆,他去年给了大儿子50万拿去进货,以超市如今的现金流,调个二三十万出来完全没问题,所以倒也不用担心没钱进货。

他在收购完地菠萝后,就回到县城和三儿子一起等待高考成绩出炉。

结果,自然是没有什么悬念,邓允嵩不仅仅轻松考上了清华,还顺利拿下了广西理科状元这个无上的荣誉,这也是博白高中自恢复高考以来第一个拿下这个荣誉的学生。

若没有邓允嵩这个意外,前世要到1988年高考才有学生拿下了广西文科状元。

当然了,这只是指恢复高考之后,若是再往前推的话,在1958年的时候,广西文理科状元都被博白高中给包揽了。

甚至去年博白高中某个班的毕业生更是创造了奇迹,全班45人毕业,有42人考入大、中专院校,其中北大、人大、南大、南开、中大、川大、杭州商学院、陕西财经学院、山西财经学院、广西师院各1人。

厦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学院各2人。

广西师范大学3人,广西大学6人,其他专科学校3人,可以说是牛逼到了极点。

这样的底蕴,可不是邓允衡所在的松山高中能比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能够拿下广西理科状元这项荣誉,对于学校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可以为原本就足够牛叉的校史再次增添一抹光彩。

……

农历六月末。

邓世荣骑着摩托车再次来到了双旺乡临时政府。

“九叔!”

“九叔,你是来找书记的吗?”

乡政府的工作人员看到邓世荣,都纷纷出声打招呼。

邓世荣停好车,笑道:“我今天过来,不仅找书记,还找乡长以及你们所有人,麻烦你们把书记和乡长等领导全部请出来,我一并跟你们说。”

众工作人员闻言都有些惊讶,不知道邓世荣找所有领导干嘛?

不过,他们心中都非常清楚九叔所拥有的能量,既然他这么说那肯定有他的道理,于是一个个工作人员便去办公室请领导。

很快,乡政府的一众领导,就被工作人员给请出来了。

双方见面,互相打过招呼后,邓世荣便直奔主题,满脸笑容的说道:“书记,乡长,还有各位领导,我今天过来,是想邀请你们三天后到我家去喝我三儿子的大学酒。”

林书记闻言,立刻笑着恭喜道:“那还真是大喜事,恭喜九叔了,这下你家可是出了两位大学生了,真是不得了啊!”

乡长也笑着说道:“是啊,恭喜九叔了,一家出了两位大学生,其中一位还是北大,这在咱们整个双旺,都是首例啊,不知道你这三儿子,考上了什么大学?”

邓世荣微笑道:“孩子还算争气,考上了清华大学,是今年广西理科第一名。”

这话一出,书记、乡长以及乡政府的一众领导和工作人员,有一个算一个,全都震惊得目瞪口呆。

如果是单独拎出来,考了如此耀眼的成绩,他们虽然也惊讶,但不至于如此震惊。

可问题是邓世荣已经有了一个北大的儿子了,这个他们都是知道的,如今又有一个儿子考上清华,还是以广西理科第一名的成绩上的清华,兄弟俩一个北大一个清华,哪怕是后世出现这种情况都能上新闻,搁在这个年代谁听了能够不震惊?

林书记率先反应过来,满脸佩服的说道:“九叔,在教育孩子这方面,我们在场的诸位都要向你学习啊!”

乡长也连连点头道:“书记说得对,一个北大一个清华,九叔你到底是怎么培养的啊?”

“我儿子要是有本事上个中专,我做梦都要笑醒,九叔你给我传授点教育儿子的经验吧!”

“谁说不是呢,别说是上中专了,我家那个混小子要是能顺顺利利的把高中念完,我都要烧高香了,九叔你在教育孩子这方面真的是行家啊!”

“九叔,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给我们讲几句吧!”

“九叔……”

还是那句话,望子成龙,这是所有父母的共同愿望,看到邓世荣两个儿子都考上了国内最顶尖的大学,这些为人父母的乡领导都开始虚心的请教起来。

邓世荣摆手笑道:“各位领导,我哪有什么教育经验啊,说句实在话,我这两个儿子能考上清华北大,靠的都是他们自己,我这个当父亲的,其实没起到多大的作用。

所以我七个儿女,就只有这两个学习成绩是最好的,其他几个能顺利把高中念完,就已经很不错了。”

林书记闻言感慨道:“这么说来,念书靠的还是自己,当家长的只能起到一些辅助的作用。”

邓世荣点头道:“是啊,我们当家长的,只能尽量给孩子提供好的学习环境,其余的就靠他们自觉以及天赋了,学习是要持之以恒的,如果不是自觉去学,而是硬逼他们去学,那肯定是没多大作用的。”

双方在聊了一会孩子的教育问题后,邓世荣又再次发出邀请道:“书记,乡长,还有各位领导,三天后希望大家都能够赏脸过来喝杯酒。”

林书记笑着带头应道:“这是我们的荣幸,三天后我们一定到。”

乡长以及其他领导也纷纷应了下来,这种考上清华大学所举办的大学酒,只要他们收到消息,都能上演不请自来的戏码,更别说是人家亲自过来邀请了,这种事情谁都不可能会缺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