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手到擒来(2 / 2)

    陈元光把打印好的论文递给莱维特之后,简单介绍了一下他的思路。

    莱维特的重要工作方向中就包含蛋白质模拟,通过计算分析蛋白质序列去预测蛋白质结构,专注于同源建模。

    陈元光写的论文和他的方向高度一致,而且体现的思想和算法的优化都有非常高的价值。

    刚开始莱维特还有些不以为然,因为他知道对方还是大四学生,他觉得对方拿出来的论文不过是为了找话题写的论文,充其量是篇概括的不错的综述。

    结果没想到一上来就放大招,无论是设计的计算规则,还是说对经典聚类算法K-means++的优化,都充满了思考。

    “很棒的工作。”莱维特点评了一句后,和陈元光围绕论文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讨论。

    而郭伟则陷入了怀疑人生的状态,我是谁,我在哪?

    郭伟是13年加入鹅厂的,5年时间做到了鹅厂视频的高级经理,也是名校毕业出身,因为做版权运营经常需要出国的缘故,英语没有落下,不是那种四六级考试通过的理论派,说的不好,但是也是能用英语直接对话的。

    他就只见陈元光和莱维特之间nice  to  meet  you完,陈元光递了一沓纸给莱维特,然后双方的聊天内容他就完全听不懂了,大量专业词汇,他连蒙带猜都听不懂什么意思。

    郭伟心想,现在的年轻人都已经这么猛了吗?

    “没错没错,是这样的,有保留区域来避免DHR8的内部螺旋氢键相互作用的点位被破坏,避免破坏重复蛋白结构基序,这种设计是对的,这样的模拟既能模拟真实情况,又能把突变限制在一定范围。”

    “很棒的点子,不断随机模拟,然后挑选出差异度最小的作为最佳匹配,然后和波形比对计算出拟合优度。”

    莱维特对陈元光的论文大加赞赏,本来莱维特给这场对话的预留时间是十五分钟,现在聊了两个多小时,他还有点恋恋不舍。

    “元光,你的论文只差一个东西,那就是实验去验证你的理论,利用你模拟的办法把DRH8改造成可以结合核酸的短肽。

    有那个这篇论文可以发Nature,没有那个也能发,不过可能只能发子刊。”莱维特说道。

    陈元光回答道:“我有思路,后面我去找学校申请,把它完善一下。”

    因为之前没有实验室给他用,所以陈元光的这篇论文完全是计算模拟,差实验检验的部分。

    莱维特问:“这篇论文是你一个人独立完成还是和其他人共同完成?”

    光是刚刚双方的沟通,莱维特知道这篇论文的主要贡献者肯定是陈元光,因为里面的思路和设计,他说的非常清楚。

    陈元光说:“我一个人。”

    莱维特说:“那到时候发nature的时候,如果你不介意可以给我挂个第二作者,这样它就肯定能发表在nature上了。”

    (本章完)

()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