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可回收商业火箭(2 / 2)

    林甲觉得这工作挑战性太大了,在挑战她的极限。

    “虽然我听不懂,但是我多来来,早晚有一天能听懂。

    如果我全程不参与,那我在光甲航天没有意义,我没有辨别能力,难道每一笔投资,每一个并购项目都要你亲自去谈吗?”

    陈元光这次来燕京就只有两个目标,一个是和毛可聊华国复眼项目,希望成为这个项目的出资方,获得项目的控制权,二来是收购一家火箭发射的公司。

    短期内可以靠SpaceX,长期还是得靠自己,自己要有货。

    最好的方式就是收购。

    陈元光知道学文科的要做航天领域的投资不容易,有太多专业课的内容要补:“好,我们和申海沟通一下,你平时可以去交大补补课。

    去交大航空航天学院补一些基础课,后续我给你安排。”

    林甲内心是拒绝的,拒绝的话已经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好”

    陈元光接着安慰道:“你也别有太大的心理压力,你当成是科普课去上,主要后续你要做投资的话,即便有专门的团队,也需要你自身有一定的判断力。、

    我不可能每个项目去把关,我只关注最终项目呈现的效果。”

    陈元光对光甲科技的架构设计很简单,研发部门由他亲自负责,投资并购部门由林甲负责,他只提需求,具体是高校还是企业实现,就看谁更符合条件。

    现在是因为刚起步,公司运转没有进入正轨,所以陈元光需要同时顾及研发和投资。

    “姚先生,我们想要收购东方空间,我们愿意按照2亿rmb的市值来完成这笔收购。

    你可以选择套现离开,或者选择置换成光甲航天的分红权。”陈元光和林甲来到此行的第二个目的地东方空间在燕京的研发中心。

    姚松在这等着他们。

    同样身为大学毕业就开始创业的创业者,姚松的经历已经够传奇,本科清华毕业之后创办做AI芯片的公司,然后在18年作价3亿美元卖给了赛灵思。

    东方空间是姚松的第二个创业项目,做的方向和SpaceX主要盈利项目一样,可回收商业运载火箭。

    只是和陈元光比起来,这些成就变得不够看了。

    身为业内人士,姚松之前就知道陈元光的宏伟计划,他对这个计划抱有不知可否的态度,认为太难成功,太遥远了。

    也是因为陈元光之前的成功案例,让投资人愿意赌一把他是华国马斯克。

    这次见到之后,陈元光的开门见山反而让他产生了些许好感,对年轻创业者来说真诚显然更有效。

    “光神,我不缺钱。”姚松很给面子,也很能玩梗:“小行星挖矿这个命题太大太大。

    我估计再怎么短都需要二十年才能看到初步成果落地。

    而我做的可回收火箭,有成功案例在,华国有蓬勃的火箭发射需求,有一流的人才,我们估计两三年就能拿到不错的成果。

    我们创业的时候就拿到了五千万融资,等明年我们的第一款火箭发射后,最少能融到5个亿,我没有任何理由要卖公司。

    不过我们可以合作,光甲科技有什么发射需求可以找我们。”

    陈元光知道对方是天才,天才都有傲气在身上,会拒绝很正常,“我们只接受收购,短期内合作有SpaceX。

    长期的话,如果你们不出售,我们会换其他目标,如果大家都不愿意出售,那光甲航天会自己招人来做这件事。

    你也说了可回收火箭有成功案例在前,只需要跟着别人的步伐做就好了,东方空间做的不错,光甲航天同样可以做。”

    陈元光很平静地说出满是威胁的话,光甲航天的资金体量,放到华国的这个细分领域来就是鲨鱼,是要吃肉的。

    姚松同样信心十足:“我们很快就要发射第一款固体运载火箭了,已经开始做百吨级的大范围变推力液体发动机研制。

    我相信我们还是有一定时间上的优势,这种优势能够吸引到一部分资本入驻,光神,欢迎光甲航天成为商业火箭领域的新玩家,我觉得我们会竞争很长一段时间。”

    陈元光见对方意思是很明显的拒绝,丝毫没有受到他威胁的影响,而且别说收购,连投资机会都不给他,那也没什么好谈。

    “不一定,我们还会去和星际荣耀、蓝箭航天这些同样在燕京的商业火箭公司聊聊。”

    “他们在研发上的实力绝对不如东方空间,光神,与其收购他们,不如另起炉灶。

    这些公司都是结果还没拿到,沾染了一堆大公司病,我没夸大,你去看了就知道。”姚松语气坦诚,脸色淡然。

    等走完一圈,其他几家也一样,对他的到来很欢迎,都是创始人亲自来迎接面谈,谈到收购,要么开了陈元光压根不可能接受的天价,要么直接拒绝,大家都觉得这个领域很有前景,不想这么早就退场。

    “看来大家都很看好商业火箭领域,没有哪家愿意把公司卖掉的,都觉得自己的公司能成为下一个SpaceX,SpaceX我都打算干掉,更别说你们这些公司了。”陈元光对跑了一天没有什么结果很无奈。

    他觉得自己是给他们机会,如果他做这一行,最多一年就能有成果。

    未来时空里,SpaceX这类火箭的发射数据都属于是历史资料,模型和芯片设计图更是要靠电子图书馆来找。

    陈元光本来都计划是,收购一家商业航天公司,然后让这家商业航天公司来做可回收火箭,他会提供模型和芯片,来提高回收精度,做到比SpaceX还更低的成本。

    然后光甲航天负责这一块的研发部门则做更先进的方向,电推进火箭。

    现在看来,稍微有点希望的方向,大家都觉得自己手里的璞玉里面有宝玉。

    “不过这样也好,先从大家都能理解的领域做出一些成绩来,让投资方有信心。

    后续拉投资也更容易。

    一来就搞雷达阵列,大家很难明白你这么做的意义。”陈元光心想。

      今天先更4k,今天没有了,有点卡文。。。

    (本章完)

()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